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的思考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正逐步向低碳、绿色、循环趋势发展。教育领域作为培养经济发展人才的“主阵地”,在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下绿色教育应运而生。会计服务于经济,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调整。然而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绿色素养培养缺乏导向、绿色教学资源稀缺、绿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现状对“绿色发展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该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绿色教育;绿色发展人才

目前,我国经济正沿着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经济产业的升级转型对经济发展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服务于经济,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以培养“绿色发展人才”?这值得广大会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索。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与早前提出的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在教育中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通过对教育进行“绿化”,树立学生绿色发展的意识,引导学生把绿色发展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个体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观念。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与绿色教育相结合的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

(一)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学生绿色素养缺乏导向性

现阶段,各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数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素质,并未明确对会计专业人才绿色素养的培养要求。这使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容易忽略了对绿色素养的渗透,没有很好地把专业教学与绿色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与绿色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资源稀缺

现行的中职会计专业教材,大部分教材只涵盖了会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内容,很少有渗透相关的环保、节约、法治、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管理创新、绿色金融等内容,不能满足系统化学习。究其原因,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并未真正向“绿色发展”方向改革。因此,现有的会计专业教材大多数还是根据传统会计核算制度来编写。绿色教育教学资源的缺乏使广大会计教师难以系统地在会计课堂上渗透绿色教育。

(三)中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绿色教育理念薄弱,缺乏绿色教育改革氛围

绿色教育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教师队伍绿色教育理念比较薄弱,渗透绿色教育的教学改革案例比较少。另外,广大教师接受绿色教育师资培训的机会不多,缺乏绿色教育改革研讨与学习氛围。

三、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会计专业“绿色发展人才”符合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会计属于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及核算等会计职能对企业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在智能化账务处理时代,企业将会更加看重会计人员预测经济前景与参与决策的能力。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维”与“眼界”,以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二)渗透绿色教育是会计专业教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中职学校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升级转型,企业对会计人员在专业技能及素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调整思路,通过“实践—反馈—修正—再实践”系列改革,培养出与绿色经济发展相符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实现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渗透绿色教育符合会计专业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为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目前绿色素养的情况,笔者对所教的会计专业学生展开绿色素养现状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66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为166份,回收率达100%。其中两个问题是直接关于学生对绿色素养的关注情况。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未来职业对会计专业人员绿色素养有要求吗?”调查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78.31%的学生认为“有要求”,仅有3.61%的学生认为“没有要求”,18.0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绿色素养有必要吗?”调查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78.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15.0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6.0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

可见,接受调查的大部分会计专业学生会关注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并希望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绿色素养。

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完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入绿色素养新元素

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开展教学的前提,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因此,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体现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要求、创新合作精神等,还必须要加入绿色素养新元素。根据张晶晶、于晓东等提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绿色素养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绿色知识、绿色价值、绿色态度、绿色行为、绿色技能等方面。绿色知识是能否判断是非的理论基础;绿色价值是吸收绿色知识后的内化、价值取向;绿色态度是绿色价值内化后表现出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及态度;绿色行为则是绿色价值的外在行动表现;绿色技能是会计专业人才将专业知识结合环境知识解决企业生产所带来环境问题的能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对上述五个方面有所体现。

(二)立足学生需求,挖掘专业知识与绿色教育相融合的切入点,丰富绿色教育素材

现行会计专业教辅资源中很少有融合绿色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在充分调查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挖掘会计专业与绿色教育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绿色教育资源。根据上述调查报告中显示(图3):超过70%的学生希望能获得绿色低碳生活、绿色生产、绿色金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知识,另外较多学生也希望学习到环保科普常识方面知识。因此,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在会计专业教学上渗透绿色低碳生活、绿色生产、绿色金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绿色教育知识。

下面以生产企业为例,阐述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它们与绿色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仔细挖掘它们之间的联系,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活动,把绿色教育渗透到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当中。例如(1)把筹资与绿色金融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项目实施金融政策,开拓筹资视野;(2)把采购与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相结合,让学生搜集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特点与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学习材料,树立环保意识;(3)把生产与清洁生产相结合,让学生制定清洁生产方案,从而达到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4)把销售与绿色物流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等,思考如何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统一。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形成课堂活动方案,明确会计专业知识与绿色教育等内容的结合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导向作用并收集整理好课堂学习资料,形成绿色教育资源。

(三)注重学习的延续性,课内课外向结合,让绿色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与生活中

绿色教育内容不仅在课堂上有所渗透,还要延伸至课外与生活中,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图4):39.16%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进行,39.76%的学生希望课内课外相结合,19.28%的学生希望课外(线上或线下)拓展学习。可见,学生在绿色教育学习形式的选择上偏向于“课堂上进行”和“课内课外向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以保证绿色教育渗透的效果。

对于课外延伸活动该开展哪些内容?从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图5):学生首选“校内实践活动”及“校外环保组织等参观活动”,其次是“理论知识学习”及 “主题竞赛活动”。可见,学生绿色教育课外学习更多偏向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开展环保、节能、低碳、循环等校内主题实践活动。例如“寻找环保小天使”“节约小能手”“变废为宝”等校内实践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绿色企业、环保组织等,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对能源需求、使用、处理等情况。通过一系列的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绿色教育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提高学生自身的绿色素养。

(四)建立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绿色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反馈学生绿色素养培养情况

绿色素养主要体现在意识、价值取向、态度、行为方面,因此,不能完全将“考试”分数作为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绿色教育学习效果可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但绿色素养的养成具有延续性,绿色素养考核评价结果只能作为学生某阶段养成绿色素养情况的参考。根据上文体提及的绿色素养培养目标,会计专业学生绿色素养考核评价内容可围绕“知”“意”“行”“技”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知”是围绕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绿色环保知识、绿色生产知识、环境法规等进行考核,以平时测试、期末测试为主,记录学生考试成绩,每学期进行汇总,作为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考核。

“意”则是对学生环境价值取向的考查,围绕对环境价值的态度进行考查。可以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将调查结果形成数据反馈;也可以以询问的方式进行,将询问结果记录完整,作为评价学生环境价值取向的依据。

“行”主要考查学生绿色环保行动实践情况,为每位学生制定一张“绿色环保行动档案记录卡”,包括自身参与环境保护的日常情况及带动他人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情况。通过详细记录参与活动次数及参与成效、实践情况等作为考查的依据;另外,对学生日常绿色环保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以便更全面反映学生绿色行动的表现。

“技”主要考查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绿色环保知识相结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即绿色会计核算技能。包括“绿色金融”“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等一系列内容。专业知识技能考查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到绿色企业中跟岗实习,也可以利用模拟会计工作场景软件来实现绿色会计核算,让学生在模拟会计工作场景下结合绿色知识解决会计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另外,对于绿色会计技能项目考核,要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绿色知识解决企业问题的情况作为该项目评价的参考。

目前,我国绿色知识的普及不够广泛,公民绿色素养仍不高,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不会逆转,谋求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广大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自觉提高自身绿色素养的认知水平,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在日常专业教学中融入绿色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出“绿色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亮.国外绿色教育简述:思想与实践[J].教育学报,2011,7(6):66-72.

[2]王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开展绿色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58-59.

[3]喻圻亮.高职建筑设计教育中绿色教育实施策略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6,12(2):69-71.

[4]张晶晶,于晓东.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0):58-60.

[5]吕岩.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J].教育教学研究,2018,2(1):38-40.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