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让传统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有必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胆地挖掘这些相关传统文化来促进和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本文以珠算、几何图形(七巧板)、数独、鸡兔同笼等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浅析让传统文化走进数学课堂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传统文化;走进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传统文化走进数学课堂越来越有必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示与渗透相关联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传承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参与课堂数学活动,从而不断地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本文把珠算、几何图形(七巧板)、数独、鸡兔同笼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堂知识水平运用传统文化的解题方法与策略,巧妙地运用传统文化知识结构中的学具,结合课堂中的实例,淡淡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突破与解决。

一、让珠算走进数学课堂

(一)珠算的历史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展开对数运算的一种方法。现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的先辈在国家一穷二白时,就是靠珠算把中国原子弹数据非常精准地运算出来,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

让珠算走进数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数位。珠算的基础从认识档位开始,所以我们就借珠算中的档位来认识数位。

如图所示: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中,出示数位表的教学,用珠算中的算盘来引导学生认识数位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数位表的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二)利用珠算中的上下珠所组成的数进行读数与写数的训练

老师通过让学生拨、写、读等,让学生更轻易地完成读数与写数的训练。如图所示:

看珠算算盘中的档位,更加容易解决数的组成问题。如让学生先在算盘上拨出以下这些数,再让他们完成数学书上的练习:

写出以下这些数

数的运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且低年段学生很容易算错。但借助小算盘可以让他们更快捷地解决这个问题,为以后数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中,我们可以借助珠算更有效地、更熟练地进行运算。

如:

学生在熟悉珠算后,可以对数进行更加有效的运算,相比起用小棒来算更加容易操作和理解。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操作,通过上下拨珠,从而激发学生对运算的兴趣。

二、妙用七巧板

几何图形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几何图形是数学中抽象的空间思维,因此我们将传统文化中的七巧板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以此解决低年段图形的教学。

出示PPT:什么是对称图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其他图形)。

通过七巧板让学生去拼、比、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会更加容易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学生在经历比、拼、凑之后,可以充分地感受轴对称图形变化规律,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习惯,同时充分体验几何图形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出示PPT:下面是一副七巧板,谁能拼出生活中多样的图案(游戏方式)。老师让每个学生充分地利用七巧板,通过比、拼、凑来拼出多种组合图案。这个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每拼成一种图案,都写在练习本上,最多的能拼出一百多种图案。这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组合几何图形的探究能力,还能为将来计算组合图形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运用数独棋文化

通过数独棋来解决小学二年级数独的问题。数独是低年段比较难理解的一个内容,所以让数独棋走进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解决难题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更容易掌握数独中的规律与方法。

PPT显示: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它方格呢?

让学生充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找出所对应的策略,极大地激发学生解决难题的兴趣,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利用鸡兔同笼思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非常经典的有趣题,比如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的问题,有效地展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思维性。这题充分地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激发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与探究。

PPT出示题目:现有一笼子,里面有鸡和兔子若干只,数一数,共有14个头、腿38条,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请尽量用多种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列表法

根椐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鸡为9只免为5只,列表时按鸡的只数要从小到大列表。从列表中,很容易就找出其中的答案。

方法二:画图法

画图可以让数学变得具体形象化,生动地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培养学生突破难点的关键。假设14只全部是鸡,先把鸡给画好: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4×2=28(条),差了的腿38-28=10条。而每一只鸡补2条腿就变成免子,需要把5只鸡补2条腿,所以有5只免子,14-5=9(只),9只鸡。

方法三:假设法

(1)假设全部是鸡,则有14×2=28(条)腿,比实际少了38-28=10(条)。一只鸡变成一只兔子腿增加2条,10×2=20(条),20÷4=5(只),所以需要5只变成兔子。即兔子为5只,鸡为14-5=9(只)。

(2)假设全部是兔子,则有14×4=56(条)腿,比实际多56-38=18(条),一只兔子变成一只鸡,腿就减少了2条,18÷2=9(只),所以需要9只鸡变成鸡,即鸡为9只,兔子为14-9=5(只)。腿的总数:9×2+5×4=38(条),验算正确。

以上《鸡兔同笼》的解题方法非常多,列表法和画图法这两种方法学生非常容易掌握,让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直观化。还有假设法,这种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思维方法,它是培养学生思维最有效的解题策略。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数学教材,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不断地在数学的课堂学习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亲身体会我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烂灿的传统文化。很多时候,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新的数学方法和理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王玉梅.在“鸡兔同笼”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06):58-59.

[3]卜宜花.小学数学传统文化例谈[J].安徽教育科研,2021(07):49-5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