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时期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智能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智慧图书馆也慢慢进入人们生活中,逐渐被社会大众所熟知认可,已经成为图书馆学术界一个热点。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同时也为指导图书馆本身的学术研究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满足用户与社会发展需求、保证智慧图书馆的互联、高效与便利的特点,将会是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智能图书馆;互联网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in the daily life, wisdom in People's Daily life also gradually into the library, are known by the public recognition, wisdom library has become a hot academic library. In today's big data era background, the wisdom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acing the huge challenge, but also to guide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library itself, has brought the goo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How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use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guarantee of the intelligence library interconnection,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features, will be the era of big data wise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of library research.
Key words: big data; The intelligent library; The Internet
1 大数据定义
对大数据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公认统一的的定义,但是能够基本达成共识的就是认为大数据应当具备“4V”特征: ①volume(规模性) 。数据量巨大,数据存储的级别从TB 跃升到PB、ZB 级别。②variety(多样性)。数据类型繁多,有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③velocity(高速性) 。处理速度快,基本上贯彻1 秒定律,可实时生成数据同时按用户需求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④value价值性)[1] 。
2 智慧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及特征
2.1 这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随着各种智慧概念的提出,以及这些智慧概念所倡导的技术应用,智慧图书馆建设所需的技术环境、人文环境便逐渐成熟,于是,智慧图书馆被图书馆界提出后快速的被人们所接受。智能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智能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部分,智能技术为智能图书馆带来了更全面的资源使用率和服务管理效率等作用,使现代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从而也为用户需求带来更多的快捷与便利,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身份证识别或者特定的借阅卡进行智能图书馆的图书借还活动,这样,既可以解决用户的需要又可以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智能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运用智能图书馆,我国普遍建设的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等虽然也可认为是智慧图书馆的存在表现形态, 但我国还未真正建设成一座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和全球的智慧图书馆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即还停留在理论深化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2]。
2.2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2.2.1 建筑智慧化
图书馆建筑智慧化的范围包括图书馆自身的建筑主体,以及维持图书馆运行所需的设备或器具整体。智慧图书馆可以在安防、空调、照明、给排水等设备中嵌入传感器设备,实时采集并监测其运行状态信息,实现智慧化的故障分析、设备监控、能耗管理等功能。通过物联网和传感网络对图书馆建筑进行广泛连接和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化、综合化的控制与管理,构建一个智慧化的图书馆建筑系统。图书馆的智慧化建筑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环保的环境,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3]。
2.2.2资源智慧化
资源是图书馆运营的基础,图书馆资源智慧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资源海量化和存储无界化。无论是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源,还是数字化资源,都在迅速增加,从书籍、期刊、绘画、书法、影视、图纸、照片到网页上的各种消息和以上信息之间的关系与衍生物,无所不包。图书馆的每一项实体资源将被植入智能芯片,使之成为一个可识别的独立个体,并实时反馈状态信息。[4]在资源海量化的基础上,智慧化图书馆选择将业务支持系统和资源服务系统都依托云服务架构,由大规模、安全、可靠的“云”来提供,从而实现资源存储无界化[5]
2.2.3感知智慧化
图书馆感知智慧化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实现的,图书馆实体资源、数据资源、运行状态和用户需求等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感知设备进行测量捕获、实时传递,以及深度感知。感知终端可以通过网络工具进行广泛联通,真正实现任何信息载体、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6]。
2.2.4管理智慧化
图书馆要实现智慧化,必须有一个智慧的管理系统作保障,有效协调各个管理对象,包括信息资源、硬件设施环境、用户服务过程、日常运行维护等,收集、加工、整理所有互联的实物与虚物的信息,规范图书馆员工作业务及流程,并对他们发出及时而科学的指令,使智慧图书馆真正智慧化运行[7]。
3 大数据时代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几个研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1 智慧图书馆的数据互联问题
图书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的定位、查找等服务,但随着大数据时代将会面临新问题。这是由于在大数据时代,为了满足用户更倾向于知识的个性化、数据的深层次组织与分析等需求[8],图书馆的服务表现形态将更加丰富,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将共同组成图书馆的服务终端,产生于大量终端设备、网络社交生活以及其它一些活动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都将会是这些在大数据时代的建设中图书馆服务终端提供服务所依赖的资源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这些新型数据类型的感知与互联、共享,将是智慧图书馆无法逃避的一大问题,也是智慧图书馆研究者未来研究的一大问题[9]。
3.2 智慧图书馆的高效管理问题
英国图书馆与信息学专家约翰逊认为任何“智慧图书馆” 都需要“智慧的图书馆员”, “智慧图书馆员” 的基本特征是: 资质达到一定水准、致力于终身学习、社会及种族多元化、灵活性、创造力、见多识广、思想开放和参与公共生活等。我们认为, 在大数据环境下, 智慧图书馆员要具备准确把握用于分析和预测的大数据的范畴、价值、状态和周期的能力; 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数学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技术等多个跨学科领域的技术成果的能力;为服务对象和本机构做基于“投入—回报” 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发展张力的发展规划的能力等, 最终具备建立集成化的公共智慧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的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10]。
3.3 智慧图书馆的便利服务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非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数据的出现,如何保证大数据时代用户普遍需要、依托大数据、依靠数据分析等软件工具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服务的便利性,将会是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面临的又一大研究课题。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利用数据分析等数据元素,从而使智慧图书馆更全面更高效率,智慧图书馆在数据收集、分析、服务等方面既满足了用户的知识需求,还能按照用户的需要导出资料,以便用户参考借鉴。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智慧图书馆也会越来越完善,,图书馆学术界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智慧图书馆运用也会变得越来越广泛,让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不在是一个梦想,而是真实存在我们身边实用的智慧服务机构。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海量丰富而复杂的数据资源给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组织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力,改善基础设施,变革数字资源建设模式,提高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为读者用户提供集成化、智能化的知识信息,这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业务,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莲香. 走向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2:173-177.
[2]许玲.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发展趋势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0:117-119.
[3]杨海亚. 提供公共智慧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 新世纪图书馆,2014,03:10-14.
[4]王黎娟. 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综述[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07:90-93.
[5]何文娜.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质信息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6]周薇. 大数据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1:98-100.
[7]李广建,杨林. 大数据视角下的情报研究与情报研究技术[J]. 图书与情报,2012,06:1-8.
[8]王书伟. 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0]韩炜. 国内关于大数据推动图书馆变革的研究综述[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05:21-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