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习者的自我评估是多元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学习者自我评估运用于高职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并实施一学期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自我评估能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提高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力。因此,自我评估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自我评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自主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编号:JG-200918)的研究成果。
1 引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估是重要环节之一。评估体系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按照一系列的规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判定。评估结果不仅能使教学者对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思考与调整,,更能促进学习者对之前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提高。
自我评估是多元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作为评估对象,通过掌握一定的评估技巧与灵活、可行的评估手段,对个体学习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测试和评价,随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自我调整的评估系统。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Oscarson(1980)认为,自我评估的优点在于:1) 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情况;2) 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意识程度;3) 使学习者更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4) 活跃学习气氛;5) 有利于学习者课后的自我学习。Boud(1995)认为自我评估不是一种新的方法,而是使学生更多、更积极参与自己学习的一种途径。
国内教学评估多以考试为主体,过于单纯地以学生认知积累为考查对象,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多方位考查,评估结果也不免带有片面性。自我评估能比较全面地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近十年来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我评估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对自己学习及整个过程的判断、评价与监控中,能够提高学习者主动性。
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也近二十年来语言教学中的研究热点。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心和自主性。因此能否将自我评估融入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自我认知,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自主性,是本文试图研究的问题。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中的一部分,主要研究自我评估能否被运用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
2.2 研究对象
此研究中的受试者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来自两个自然教学班,A 班为实验班,42人;B班为对照班,41人。名学生均自愿参与本实验,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数据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收集而来。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阶段性测试、调查问卷、学习笔记、访谈等形式。
2.4 研究步骤
首先,在开学初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阅读测验,并记录成绩。在课题组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过程中,记录其中关于元认知策略,尤其是自我评估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第一周的教学中,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都进行阅读策略的培训。同时向实验班的学生讲解自我评估的意义及其指导英语阅读学习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对自我评估有初步的了解,明确自我评估的三个重要因素:确定目标,评估学习和详细记录。要求实验班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记录本,记录每次的评估情况。
在随后的教学中,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在每节阅读课后进行自我评估,记录阅读练习的成绩、所用时间和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选择策略的思考过程,理解思路以及遇到的困难,也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情况也要求做同样的记录。教师定期收集记录本,对学生运用策略成功的做法予以肯定和强化,指出阅读中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每个月底,教师都要求学生按固定模式进行一次自我评估,详细总结并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怎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克服等类似问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以通过记录本检查自己的阅读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否有所进步,对于阅读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自觉延长课外阅读时间,是否对自我评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在学期结束后再次对两班进行阅读理解水平测试和阅读策略的问卷调查。
3 数据分析
通过对阅读测试、调查问卷以及学生的学习记录本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表1:两班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对比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显著性
实验前 实验班 2.64 0.68 P=0.7055
T=0.3792
对照班 2.70 0.76
试验后 实验班 3.32 0.69 P=0.0383
T=2.1060
对照班 2.97 0.82
表2: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实验前后对比
P T
实验班 0.05),说明两个班在实验前并无明显差异。而在学期末的调查中,实验班的策略使用情况为3.32,高于对照班的2.97,同时P=0.0383(0.05)说明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班实验前后对比的P0.05),无明显差异。而试验后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