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中特殊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这类学生异常的行为举止和学习方式在班级中会引起其他同伴的注意,如何对这类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训练,引导他们与同伴共同学习成长,将能对整个班级的教育起到重大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对于患特殊病例、有学习障碍、有品行问题、行为困扰的“特殊儿童”教学困难远远大于“三残”儿童,他们更需要老师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关键词】特殊儿童;爱;转化;教育

一、问题背景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个学校某些班级里总有一类“特殊学生”,他们可能受到各种情绪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等问题,这些学生是老师实施教育的特殊对象。

二、案例实录

五年级插班进来的小华同学,男,12岁,父母早期离异,由母亲独自抚养。小华妈妈在公司上班时间长,小华从小经常被反锁在家。小华学习和认知基础较差,在学校基本所有科目都听不懂,生活行为习惯较差,会随意上课吃东西、乱喊乱叫;或者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不会与同学交流;对于老师的询问与教育只会回答:“不是”“好”“知道了”,然后一副点头和嬉笑的表情。

经过前期的了解和追踪,笔者发现小华的内在家庭因素存在问题,从身体发展上看,是正常的五年级学生,但在心理发育上看,认知能力较同龄孩子低。通过多次与其家长交谈和多方位的了解,得知小华从小就出现学习能力障碍问题,由于单亲家庭母亲工作也忙,没有从小重视跟进他的问题,也没有给孩子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因而造成小华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而外在环境层面,对于小华来说,转学是常态,他的特殊表现让同学对他也有不一般的眼光,因此他拒绝交流。长此已久地被忽略与关注,形成了他的特殊行为表现:对学习缺乏兴趣,行为习惯缺乏纪律性,屏蔽老师的教育,不懂与同学交流。根据一学期的教学实例、课间表现、活动参与等多维度观察,笔者关注并决定针对小华的特殊行为进行探索性的行动研究,尝试家校合力,通过区别教育方式帮助他融入班级,并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持续跟踪他的成长变化。

三、特殊生教育转化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特殊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是转化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一)理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丰富智力和情感生活。特殊儿童内心情绪不完整,尝试丰富其智力与情感生活,让他学会表达感情。良好的教育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最基本的是教会孩子做人,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2.尊重人格给予关爱。不以一般标准衡量这类孩子,给予尊重与爱。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秉承教育公平,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觉察并追踪这类特殊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充分尊重,并付出更多关爱去感化教育。

3.善于觉察细微变化。善于觉察这类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把所观察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深入思考,针对他们智力过程的能动性发展给予适当地启发。针对特殊行为及时给予制止或鼓励,强化优点逐步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实施特殊教育手段。

(二)实践尝试——初尝成功喜悦

1.用爱触碰心灵。教育特殊的学生,应当比教育普通孩子更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笔者会在他迟上学的早晨问:“今天是谁送你上学啊?怎么今天比昨天迟一点点呢?”每天放学循例问问他谁接你放学啊。起初他都是比较胆小生疏,一段时间后他会开心地回答笔者:“是妈妈来接!”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问候,他慢慢地信任笔者,便开朗一些,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也能记住笔者说的话。于是,在他玩纸屑的时候,笔者会走到他身边轻轻告诉他:“这样做弄得满地纸屑,破坏课室卫生,这是不对的,下次不要这样做了好吗?”他会扬起脸对笔者点点头,然后短时间内不会再玩纸。

2.转换角度评价。其次对小华进行细心的观察,学校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课堂上、活动中的表现,对同学、老师的态度,语言交流的情况等等。不给他预先定位,换位后用儿童的视角改变心态去看,及时发现他的转变。教室的地面上有张废纸,老师刚一开口,他就主动捡扔进垃圾桶;班级集队的时候,他总快速地出来课室排队;看到其他同学小组讨论问题,他会趁机离开座位;大扫除的时候,他会拿着扫把跟着同学们下去值日,但是会贪玩忘记把值日工具拿上来……种种迹象表明:小华的某些行为属于无意识的,是跟风模仿,他自己也无法辨别对错,因此笔者会区别评价,及时表扬并奖励他做的正确的,也耐心引导他理解错误的行为要改正,举例子亲示范等。

3.强化闪光点。据同学们反映,小华每次班级大扫除的时候都很积极。笔者留意观察,发现他扫地很认真,于是笔者会在值日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爱劳动、值日认真的表现,并在每周评奖颁给他“劳动之星”。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肯定和奖励,但笔者能感受得到他的触动,这就是最好的鼓励与力量。接下来每一次他认真扫地笔者都会给他一朵小红花,他的笔记本上一排排的小红花就是他努力的证明。在疫情期间,防疫消毒每天都有条不紊进行,他是陪伴帮助笔者清洁课室和消毒的最积极分子!笔者尝试告诉他:他的这种行为是有责任心的体现,为班级服务,为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值得同学们尊重与学习。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开心地努力地坚持做这件事!

4.营造家校共育。对于小华的教育和行为引导,与家长合力非常重要。笔者先联系小华的妈妈,了解他在家的生活情况。起初他妈妈比较抗拒,推脱工作太忙,对于他的情况比较无奈。笔者便坚持从电联到面谈,,向他妈妈聊他在学校的表现和点点滴滴转变,慢慢地家长愿意配合教育,笔者向家长提议,每天必须保证陪伴时间,和老师进行同步的对他心理疏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笔者建议小华妈妈能把心中对孩子的爱与关心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并以此唤起孩子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体谅,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辨别事情的好坏。希望她能够在小华的成长阶段,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逐步促使他养成良好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连续的跟踪和关注鼓励,小华各方面的表现有了很明显的转变:他学会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不再随意走动或者大声说话,懂得坐姿端正,遵守课堂规则;开始积极地进行班级值日,会主动摆好扫把、擦黑板、倒垃圾;会主动放学和老师说再见,和同学们有聊天说笑,收获了许多同学的友谊;更乐意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改变了事事不在乎的行为;与母亲的关系得到改善,母亲节会画画送给妈妈,懂得了感恩;在中秋节手工灯笼制作活动中,和妈妈共同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灯笼带回学校,为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小华他变得开朗了!

小华是一名典型的特殊儿童,笔者庆幸笔者曾经在他的成长路上拉了他一把,笔者给予特别的他特别的爱,笔者感恩家长育儿态度的转变和同学们对小孩的包容与帮助。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透过他的行为看到他的内心,从他的需求出发给予他帮助和支持。对于老师而言,转化和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永远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无法规避班级当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特殊学生。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科学方法,运用特别的爱来感化和教育他们,从而呵护这类“特殊”少年的心灵,使之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仁真古.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