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在高中生物模块教学中的应用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当前,课程标准将高中生物教材分成了五个模块,因此为了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有必要在模块教学中渗透单元整体思想,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更具有规划性、整体性。鉴于此,本文以“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为例,从整体构建目标、实施任务驱动、应用思维导图、聚焦核心素养等角度,对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番叙述,从而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生物;单元整体;模块教学;分子与细胞

“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一生物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介绍了细胞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会从微观的层面上去理解生命运动,对学生生物观念的形成起到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在过去的教学中,存在着知识点比较零散分布的问题,,教师也忽视了对学生生物学科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生物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等观念,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构建这一模块的内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从而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整理单元内容,整体构建目标

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以课时为单位,课时和课时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而在单元整体思想的背景下,教师则要从整体上来推进教学任务,让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因此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度的处理,从整体上来确定教学目标,指导各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从而确保教学的整体性。

比如,在教学“走进细胞”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单元大概念、重要概念、次概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上下级关系,从而找到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而在这一单元中,需要学生正确理解细胞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就蕴含了物质和功能观,并且通过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来尝试以系统观认识生命世界。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对学生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将零散的知识在生活情境中融会贯通,使“五育融合”在项目化学习中成为可能。鉴于此,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做如下的设计:

1.通过了解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同之处和差异,认识到细胞的统一性,进而认识到生物界的统一性,理解细胞是既统一又多种多样的,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神奇(生命观念)。

2.通过观察生命体的各种活动,认识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学会用推理的方式来得到这一结论;通过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了解,掌握人类探究科学的方法(科学思维)。

3.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识到各种科学结论的来之不易,并且认识到科学探究是科学概念形成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

4.通过对生命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社会责任)。

这样,有了完整教学目标的指引,教师可以在目标这个大框架之下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保障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更好地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二、实施任务驱动,推动结构化学习

任务驱动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一组相互联系的任务探究中实现结构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之上来设计任务,将教学目标拆解到一个个小任务当中去,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比如,在探索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手段,让学生在任务的探索中构建出科学的生命观念。

任务一:使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多种细胞。通过这一任务的完成,能够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并且让学生在亲眼观察中认识到细胞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功能也有所不同,从而让学生初步形成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观念的认识。

任务二:总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以及教师提供的资料,并且回忆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在对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异同点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真正理解“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观念。

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之上,教师也要注重使用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深入的探究。比方学生在探索如上任务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什么是拟核”“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提升学生任务探索的实效性。

三、应用思维导图,完善认知方式

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这就导致他们不能较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的知识都处于零散的状态。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构建单元知识,让学生能够用发散思维来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并且,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还可以降低学生在记忆上的压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几个章节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思维导图的制作,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联系在一起。这几个单元的知识之间看似没有联系,但是实际上可以通过“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大概念将看似孤立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细胞功能的认识。在学生解决生物习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提取试题中的信息,运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解题思路,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聚焦核心素养,体现整体思想

核心素养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来实施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对有利于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等素养发展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更具有整体性。

比如,在教学“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单元的过程中,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现实生活来分析蛋白质的功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证据分析来推导出结论,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制作物理模型,让学生演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从教材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健康生活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让学生结合当前“节食减肥”这一热点话题来了解糖类和脂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等等。这样,通过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指导来实施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整个生物学习过程都遵循整体性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新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五、结语

在高中生物各个模块的教学中,教师都要注重实施单元整体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结构化的学习中建立起完善的生物观念,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的思想,从整体上来解析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通过深入探究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可以获得生物核心素养上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钱仁凯.刍议思维导图在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27):99-102.

[2]薛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分析[J].高考,2022(21):44-46.

[3]陶舒.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生物单元整体教学思考与实践[J].普洱学院学报,2022,38(03):129-13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