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网络的运用在当今教学领域日益普及。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应用优势,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等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不小的冲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与时俱进,坚持探索、坚持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多样化的网络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落实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呢?
一、妙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论语》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才可以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会儿”为“学一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有趣的导语、好玩的游戏、幽默的语言、精美的课件等,而在导入新课时,巧妙运用网络资源也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识字4《中国美食》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先让学生欣赏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个节选片段。高清细腻的镜头,配以深情悠长的男声旁白,伴随着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瞬间就让学生惊艳了。学生跟着镜头渐渐进入中国美食的世界,纷纷情不自禁地赞叹:“好美味啊!”老师接着问学生:“想吃吗?”二年级小学生瞬间激发浓厚的兴趣,争前恐后地回答:“想!”老师因势引导,在课件上出示课文的词语:“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此刻,小学生的热情就更加高涨,纷纷抢着大声地把这些词语念出来。接着老师问道:“制作美食时,我们需要用到什么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道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表示烹饪的动词“煎、烧、烤、煮、炖……”,老师一开始就能利用网上的资源调动学生的视觉进入一种境界,再通过提问,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然后在老师的顺势引导中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低年段的小学生课前的情绪比较躁动,课前导入时,老师可以巧妙运用网络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躁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继而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施展自己的思维、口语表达等能力,也对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有所帮助。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可以提前从网络上搜集关于浙江金华双龙洞的相关资料,然后筛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图片,设计一个轮流让学生当导游,其他学生当游客的教学环节。当“游客”学生随机选择一个景点的图片时,“导游”学生就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应对介绍。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还能让他们对课文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泉水、溪水的来路这两条线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教师运用网络资源,巧妙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要注重对文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的不仅是将文章内容读出来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感知、思考、推理、评价、想象和解决问题,来将文章所表达的一系列思想感情理解出来,通过积极的思维,彻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不仅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善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网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拓宽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善用网络,浏览网络中有利用价值的学习资源,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归纳总结:说说文中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并表现出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课后老师可以延续、拓展这个问题:有趣的太空生活,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呢?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然后同学间互相讨论、交流。很显然,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太空、航天员、宇宙飞船等相关的科学知识都非常感兴趣,,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他们只能通过阅读家中的藏书去搜集资料。但关于太空方面的专业书籍并不是每个学生家中都有,所以小小年纪的他们只能等家长周末时有空,再带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刊。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就会受到打击,等到这一股学习的热情冷却下来,他们就渐渐失去兴趣。所以,如果这时候能够合理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便能快速、有效地达到获取更多有关太空生活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如今,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与家庭报刊、藏书的数量与内容都很难与学生渐渐增长的阅读需求相适应。伴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学生能在网络上很好地查阅自己有兴趣的信息,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节省了搜集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当代要求。
四、活用网络资源,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充足,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于课文作者所表达的一些远离小学生当今生活实际的抽象内容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和深刻地掌握。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心智年龄,尽量把小学生无法理解和体会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对某些知识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感知入手,再慢慢地去理解、分析抽象的知识。通过活用网络资源,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讲授《冀中的地道战》一文,这篇课文要求我们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斗志和聪明才智。但抗日斗争终归距离现在太遥远了,单凭课本中的文字,学生的想象肯定会受到阻碍,无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前可以先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电影《地道战》,课前让学生仔细地观看,使学生通过电影情节,全面了解地道战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人民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获取了这些具体化、形象化的认知后,大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学习难度,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归到课文的学习上,教学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网络的运用在当今教学领域日益普及。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应用优势,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教学血液,积极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品质,以便更好地落实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钟美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名师在线,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