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指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表现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地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本文以“小榄水色匝”为例,在研究新课程标准中渗透高中地理知识,梳理小榄当地资源,制定研学实践单;寻求各学科、社会界的指导,探讨高中地理相关内容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路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地理研学;跨学科;综合实践
一、初对新课程标准,为研学旅行跨学科提供空间
研学旅行实现了课程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实现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结合,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连接。对标新课标,分析高中地理教材,让师生更清晰与研学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进行学科及跨学科内容的校内学习,为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提供了更多空间。在此基础上,“小榄水色匝”研学,完善和补充了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学生陌生的案例,丰富了相关课程资源。
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研学实践可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情境中,通过自身体验、探究等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升华思想。“地理+”跨学科综合实践,通过观察、记忆、想象等多项思维活动,,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地理关健能力。开发“小榄水色匝”研学资源,顺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地理为中心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培养了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提升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二、初梳小榄景观,为研学旅行跨学科提供先天条件
学生对“小榄水色匝”自然和人文景观方面的梳理,能为研学旅行跨学科提供先天学习资料条件。
【背景材料】小榄镇,属广东省中山市,工商业重镇,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重点镇。东距深圳110公里,南至珠海60公里,北到广州中心70公里,西至江门、顺德区。总人口30多万,镇域面积75平方公里。
小榄水色匝,也叫榄乡河涌,是一条绕镇一圈的河涌,是人们乘船往来、运输货物及农作物的水上通道,现已发展为旅游观光线。全长6.8公里,有桥梁40座,其中有明代建筑双美桥等,周边有水色匝博物馆。匝,指环绕一周的意思,因乡人在河涌上举行飘色巡游而被称为“水色匝”,即水上飘色,是以大人或小孩打扮成戏曲、说书中的人物游行,在水上装扮人物的称“水色”,是小榄镇几百年的活动。
水色匝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涉及内容广泛。让学生明确了学习重点,以“实际”为落脚点,赋予了师生进行“地理+”跨学科综合实践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初制综合实践单,浅探跨学科内容
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根据“地理+”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需要,需整合语文、化学、生物、历史、美术等学科内容,设计实践单,建构课程体系,由此确定了“小榄水色匝”研学系列主题:小榄水色匝的桥、水色匝沿途村落分布、水色匝周边的古建筑及保护、水色匝沿途的美食、水色匝附近的名人故事、水色匝沿途产业的变化与原因、水色匝与运输、水色匝的水质、水色匝沿途的植被、水色匝对小榄防灾的作用等。学生从人与地、天、人的关系,分析相关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探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举措。
四、初汇跨学科实践,提升师生综合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地研学旅行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使静态知识动态化,需要多学科教师和社会人士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跨学科综合实践,是“跨”和“综合”。本次水色匝学习,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跨学科”运用。学科老师从自科视野出发、从不同角度诠释主题,分析水色匝与课程的关联,并寻找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点,促进学生思维更加开放、立体、综合。地理教师与学生小组长,提前设计好该访谈的对象。师生了解各学科内容和目标,进行深入的探究思维,建立知识的逻辑结构,准确建构好知识体系。
如任务中“寻找会龙桥、五福桥、双美桥等古桥,并在小榄水色匝地图上标出桥与学校的位置,思考石桥建设和设计成此类形状的原因”。这需要学生的语文功底的描述、美术的绘图、史料的分析、地理的综合逻辑思维、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生运用多元能力来实践探究,促进跨学科自然的融合实践。而小榄水色匝涉及到的水质与水污染,与化学老师和水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分不开;水色匝的桥和周边建筑的历史,需语文和美术老师现场分析指导、还要联系老居民进行了解;水色匝的典故和风云人物,需找当地老人、查居委会和政府的档案;水色匝的功能运输的发展等,要与交通部门、当地老船工等探讨。这次跨学科跨界实践内容的设计与实践、归纳与总结,及之后小组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个人与小组的展示交流等,能很好地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师生关系更加亲近。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兴趣,让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提升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小榄水色匝”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让学生主动体验过程,用脚步丈量身边的地理,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捉进学生去探索发现和归纳总结,综合进行观察和思维,启发了学生的智力,全面提升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蕾,陈晓.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跨学科融合学习初探——以“长泾老街弄堂”为例[J].地理教学,2019(1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