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言道,“育人先育德”,我国教育强调立德树人是根本,将“德行”看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们便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将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更替为《道德与法治》,在不断推行思想政治教育上做出了具体实践。[1]在推行思想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教师需要加强思政教育思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积极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本文便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出发,深入探究该学科与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为小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思政教育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还存在着模糊的认知,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三观,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主要有社会常识、法律法规、爱国主义等等内容,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课程基础上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正确实践,推动小学思政教育的发展。
一、言传身教,教师应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
小学生因年纪较小,在学习生活中喜欢模仿身边大人的行为举止,对事物无法进行有效的辨别和思考。他们在小学阶段与小学教师接触最多,因此小学教师的精神面貌与个人形象,都对他们有着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无法正确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教育就是树推动树,云摇动云的过程,因此,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推动思政教育,也要首先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展现自身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树立榜样。
例如,小学教师在学校与同事、领导相处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时,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说话温和有礼,做事真诚勤奋,教学耐心负责,展现出自身的良好品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将教师作为榜样,向教师学习,也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思想道德水平的人。
二、拓展教学,教师应深入课本,拓展思政教学内容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准备时,要注重课程主题,在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本中有关思政教学的内容,并适当进行拓展教学,将思政教育与课本内容两者融合, 贯彻思政教育教学。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第三单元第 11 课中,围绕着“我是一张纸”这一内容,小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关于纸张的生产原料、方式等理论教学,提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播放小视频,让学生看到纸张浪费造成的环境问题,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创新教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进行小学思政教学时,小学教师不能够向学生一味灌输行为规范与法律法规等理论,而是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用多元化的课堂模式,让自己成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在课堂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再现、合作探究、精彩辩论和戏剧表演等,将思政教学内容适当游戏与活动中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将枯燥的课堂知识用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促进课堂的轻松自由。
例如,在进行《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的教学时,小学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交通标志,教会他们辨别基础的标志,再为他们播放交警指挥车辆、维护交通秩序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小游戏,让学生当“小警察”,学习交警指挥手势,寓教于乐,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教会学生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
四、实践教学,教师应立足课本,注重生活实践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注重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学,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向学生设计提问些充满导向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举一反三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标准。可以向他们讲述一些我国常见的民族英雄或爱国人士的著名事迹,通过他们的形象与行为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前辈积极乐观、坚强勇敢的个人品质与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思政教育的融入教学,使学生真正知道应该具备什么良好的品格;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生活,让他们切实接触实践,在实践中认识与成长。
例如,同样是在《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坐大巴一起出去春游,坐大巴时,组织学生排队一个个上车,不要拥挤,更不要插队;在路过红绿灯时,教会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不能擅闯红灯;进行春游就餐时,提醒学生们要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将垃圾废物收到一个袋子中扔到垃圾桶;也可以带领学生到超市做小小秩序维护员,让结账的人群主动有序地排队购买东西、结账付钱。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特殊国情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能够引导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拥有善良真诚、坚强正直等美好品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高艳,严月.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新探——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2(4):26-29.
[2]蔡延焕.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史”教育探究[J].新教师,2022(3):65-66.
[3]石可林.思政教育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2(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