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版画作为少儿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手工和绘画两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与表现形式。在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开发中,通过筛选生活化的典型内容、梳理多元化的版材类型、拓展童趣化的作品样式,遵行拓展性、整合性、因园制宜的原则,探索适合的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致力于幼儿美术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手脑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版画;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下,“艺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想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充分重视。版画兼具绘画和工艺的特征,以“版”为媒介,整个创作过程涵盖画、刻、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简洁、明快、单纯、强烈的处理,具有复数特点。幼儿版画是幼儿与不同材料、不同工具互动的游戏化过程,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材料,起稿、制版、拓印,过程中由于操作工具性能材质与板材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也不同。近年来,关于版画课程的开发与构建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以及中小学,而基于幼儿园版画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围绕单一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实施策略等方面,整体的版画课程内容呈现零散、单一化的趋势,现阶段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鉴于此,基于混龄教育的儿童版画课程研究,是一个创新的组合,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混龄儿童版画课程的创新与挑战,需要集中更多教科研人员的力量,不断地组织、筛选与挖掘版画教学素材、内容,共同探讨适合混龄儿童版画的教学方式,逐步构建具有混龄特色的儿童版画课程。
一、挖掘贴合生活的资源,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混龄儿童版画课程组织实施及评价的重要载体,也是儿童版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将混龄儿童版画课程资源与内容延展到幼儿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有利于开展教育的人、事、物、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这些都是版画课程的重要来源。这种聚焦生活的课程资源观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更有利于对幼儿开展版画教学活动。
(一)筛选生活化的典型内容
基于梳理教学实施的视域,审视各种教学内容的多元价值,混龄儿童版画内容以季节为主线,划分了动物、人物、植物、风景、科技以及文化六大元素主题方向(图1),搭建了版画课程内容选材的基本框架,致力于挖掘与筛选出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具有版画艺术性、教育性以及发展性的教学资源内容。
图1 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框架与教学案例选编
混龄版画课程内容的筛选,是从零散到系统、从碎片到集成的积累性过程,需运用整合与提炼的思路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根据《指南》的精神,幼儿的学习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混龄儿童版画的核心定位在于贴近生活,选取儿童熟悉的、常见的生活元素与素材,以此激发儿童的兴趣与灵感。如用刷子勾勒动物的毛发,以树叶纹路印制蝴蝶的翅膀,借各式蔬菜头拓印花朵等,以其独有的童真与稚拙之感进行加工、提炼与组合,创造出别具生活意味的版画作品。
此外,教学素材的收集需拓宽幼儿版画课程资源的思路,多渠道挖掘与收集专业报刊与书籍、教学视频以及作品展览等不同类型的版画资源信息,同时定期征集与推送教师的优秀教学论文与案例、微课课件、作品赏析指导以及个案观察记录等,按需整合与构建“混龄版画资源库”,循序渐进地实现版画课程资源的共享化。
(二)梳理多元化的版材类型
针对儿童的兴趣需要、小肌肉发育水平、审美能力发展,根据对版画类型进行的专业探究,将版画活动分为拓印版画、线条版画、粉印版画、撕纸版画、剪贴版画、创意版画以及综合版画等类型,并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了操作上的类型分层。
处于涂鸦期的小班幼儿,小肌肉水平发育不足,教师以实物版画的简单拓印、漏印为主要内容,选择生活化的材料,鼓励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印出各种简单图形,如蔬果印画、车轮滚画等,引导幼儿感受多种色彩,体会拓印的特性,对版画产生兴趣。在中班阶段,幼儿的小肌肉力量开始发展,能够刻画出较为具象的物体,在研究则重点选取了单色KT版画、吹塑纸版画。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的控制力,初步体验画画、刻刻、印印的奇妙过程。在大班阶段,主要进行多色粉印版画以及创意版画创作。幼儿不仅学习调色及色彩的对比运用,也尝试在制版后添画和二次创作中拓展创作空间,在物品组合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叠印”,也能活用橡皮砖、玻璃等材料,感受创意类型的版画。而在混龄组别中,大小幼儿可以一起体验综合版画的完整创作,大班组可结合弟弟妹妹的选择与能力水平进行版画创作的统筹与分工,可让小班弟弟负责撕与贴,中班妹妹进行画与剪,完成构图与排版,制版完成后也可三人一起参与到版画后续的滚油墨、压制的过程中。
(三)拓展童趣化的作品样式
儿童版画的作品样式丰富多样,能结合传统节日、阅读小能手以及元旦迎新等园内大型活动,设计具有园所特色的教学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中大胆学习,积极尝试与探索、不断地创新思维创作出具有园所文化元素的版画文创产品,涵盖了书签、雨伞、水杯、全家福、钥匙扣、爱心徽章、新年挂历以及便携式环保袋等,让幼儿的版画创作取之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创作的意趣蕴含在园所的艺术文化中。
二、遵循原则,实现课程内容的开放与整合
(一)拓展性原则
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的开发应遵循拓展性的原则,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以及课程的关键经验,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由此形成不断丰富、适宜、完善的课程动态建设机制。版画课程内容的拓展性目的是使教学内容开放、与时俱进、富有生活气息,使教师通过挖掘、生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内容,更深入全面地实施培养目标。
(二)整合性原则
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的梳理应遵循整合性的原则,着眼于各年龄段的版画教学内容之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强调幼儿版画经验的自然整合,相互作用和互相渗透,进一步发挥出儿童版画课程的整体效应。
(三)因园制宜原则
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的践行应遵循因园制宜的原则,结合幼儿园自身的文化理念、发展方向、办园特色、教师特长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多渠道开发适宜的版画课程资源,进而梳理出科学而系统的课程内容。
三、结语
通过混龄儿童版画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研究,传承、发扬了版画这一独特的、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对传统版画不断拓展与创新,赋予了传统版画新的生命力,其作品的创作既符合儿童的个性,又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蕴含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丰富的版画内容中,充分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灵感,从而发展他们的好奇心、主动性与专注性,培养了幼儿对不同版画材料、工具的感知力与操作能力,尤其在主动反思、大胆想象的发展潜能与内在动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全面推动了幼儿学习品质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相琴.儿童版画艺术普及的方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2]徐君,顾琦.《指南》理念下幼儿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J].山东教育,2018(29).
[3]徐蔚平.小版画 大天地——大班幼儿版画创作形式初探[J].名师在线,2018(13).
[4]侯蕊.小学综合版画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5]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