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出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并以高中理论探究教学为例,首先要呈现探究材料,创设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概念原理,最后设置问题,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探究材料;概念原理;知识应用
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倡导建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发生变化。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构建、注重过程体验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化学学科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开展探究性教学?这是一个值得众多老师研究的主题。
一、探究性教学的原则
强调知识主动建构。探究性教学重点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问题”对于探究性教学而言需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在探究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能主动建构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是以结果论的知识体系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教学设计的每一项活动都要与学生的知识层次相适应,促进学生观察、提问、实验、推理、解释,使学生完全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强调实践体验。探究性教学是模仿科学探究的形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科学探索”的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和获取过程,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责任感。
二、探究教学模式操作方法
考虑到教学实践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无法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归纳探究和推理探究活动。所以需要结合所学习的概念和原理的难易程度选择对应的探究性探究模式。
一是针对教学内容、任务较多、概念原理较难的情况,老师先行传授,然后由学生自行演绎探究,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找到与概念、原理相关联的实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呈现相关材料→归纳、讲授→形成概念原理→演绎探究→运用概念原理。
二是对于概念原理相对比较容易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行建构有关的原理和概念。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呈现相关材料→归纳→形成概念原理→探究→运用概念原理。
比如在学习原电池原理时,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较难,因此采取了演绎探究教学模式:首先是告诉学生原电池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则是引导学生演绎探究,制作简易的原电池装置,构建原电池形成条件。
三、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一)呈现探究材料,创设教学情境
在探究性学习中,探究是整个教学的活动的主题。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对于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创设趣味性的探究活动场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化学教材、化学实验、化学科学史、生活案例等挖掘探究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现象、原理。
比如在学习“离子反应”,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演示例子反应的实验:(1)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无现象。(2)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3)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变无色。(4)碳酸钙溶液加入了氯化氢溶液,产生气泡。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设计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实验事实感知离子反应,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中找出具有探究性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强烈愿望。
(二)归纳概念原理,深化学生认知
①学生在探究阶段所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化学反应的条件,老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运用教材中的化学术语来构建新的概念和原理。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直接总结和讲解,从而促使学生对新的观念、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例如“离子反应”时,首先引导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①“写”,BaCl2+CuSO4=BaSO4↓+CuCl2;②“拆”,Ba2++2Cl?+Cu2++SO42?=BaSO4↓+Cu2++2Cl?;③“删”,Ba2++SO42?=BaSO4↓④“查”。然后针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提问:通过上面对离子方程式的分析,请同学们推测离子反应的实质。最后通过总结实验中离子数目减少的原因,得出离子反应的条件是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气体等)。
(三)概念原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改后强调了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设置问题,来开展探究性教学。结合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通过设置半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从而进一步延伸化学课堂内容,具体的教学情况如下所示。一是教师提出问题:Ag+、OH?、Ba2+、SO42?、Mg2+、Pb2+、Cl?、H+,CO32?上述的这些离子是否能够共存。二是学生各小组共同讨论,并总结造成离子数目减少的原因,(1)离子间能互相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时。如Ag+、Mg2+、Pb2+与SO42?。(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OH?。(3)离子间能反应生成气体,如H+与CO32?。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性法,需要结合教材,灵活利用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归纳概念原理,通过提问组织学生演绎分析,从而深化化学概念原理。除此之外,有效引导学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教学难点,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礼权.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例谈[J].中学理科园地,2021,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