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政治教学应注重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其灵活的生成性与教学生动性,提高教学资源对学生吸引力,强化课堂教学质量。但部分教师在应用动态生成资源时存在不足,一方面,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在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时存在偏差,未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发与利用动态生成资源,以此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动态生成资源;开发利用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指引下,政治教师应当积极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实现政治教学方案的优化,提高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动态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习共同形成的一种资源,如何实现对动态生成资源的灵活利用,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的引导,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力度,同时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课程资源的灵活利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提供支持。
一、完善弹性预设,动态生成课程资源
弹性预设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提前做好安排,按照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有目的地推动课堂教学,而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离不开教学预设的支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政治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阶段要联合教学内容,实现弹性提升。教师要保障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也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动态课程资源的生成提供空间与时间。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动机会,实现动态生成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比如,在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这节内容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学习与交流。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教师可联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与父母、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进行交流,收集不同群体的收入来源与收入方式。本节内容与生活之间密切相关,学生在交流沟通中,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够联合生活案例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可见,教师留给学生越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所能够形成的动态生成资源也就更为丰富,实现了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也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动态化学习中所收获的信息,引导学生对信息加深理解,并结合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获取更高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交流互动,激活动态生成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所获取的课程资源就是指动态生成资源。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课堂教学由传统的填鸭式逐渐转化为灵活化教学,师生在课堂中能够实现平等交流,共同收获更全面的教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断经过课堂获取新的知识,并在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政治教学内容的全面内化。在多层次的交流模式中,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也增强了课堂生机。
比如,在学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内容时,针对私营企业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知识点,政治教师可通知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实现知识的内化。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本地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私营企业热心公益事业等行为。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中展示胡润慈善排行榜,让学生说一说排行榜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企业。通过慈善榜,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对私营企业的发展有了自己更为客观的认识,随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私营企业的相关发展政策。此外,教师也可在课堂中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通过动脑思考、同学交流找出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三、增强教学质量,善用动态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着自己的审美需求、学习需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此类动态生成词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政治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个人捕捉可能性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合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想法可能会受到启迪,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可能是全新的、偶然的,在课堂中从未发生过,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此类信息,灵活应用动态生成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比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关知识时,某位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包子属于普遍性,小笼包属于特殊性。”在学生说出此句话后,虽然较为滑稽,但是教师也要给予学生鼓励:“你课堂听得十分认真,看来你从课堂中悟出了生活与哲理的关系。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哲学来源于生活呢?”随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肯定,并且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在课堂中释放了轻松愉悦的笑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引入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也要善用动态生成资源,此类资源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回答虽然难以预想,但对学生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教师也要保持宽容与接受,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动态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开发课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同时也要在课堂中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掌握知识的来源或内涵,实现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部内化,从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光华.动态生成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110.
[2]张泽鹏.政治教学动态生成的思考[J].高考,2019(28):87.
[3]王辉.动态生成式习题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J].读写算,2019(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