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不仅仅提出了对教师在教学当中的教学方法展开完善与创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以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这一教育理念,要求高中教师在展开实际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加强德育教育。由于数学这门学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繁杂晦涩的知识、抽象复杂的逻辑等在一定程度上让高中数学教师展开立德树人的教学应用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性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立德树人;教学研究
数学在高中教育体系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我国也要求教师在展开教育教学中,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切实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这一教育思想俨然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格品质的完善健全等方面具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当中应当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目标,做好学生心灵的指导者,以此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人格。
一、借用数学典故,培养爱国情怀
我国数学历史发展当中,具有非常多的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成就,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当中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数学经典文化的渗透,将我国在数学发展史当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介绍,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并对数学学科产生更加浓郁的感情。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三必修三《二项式定理》一课的学习中,杨辉三角的第n行就是代表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列,在欧洲这种表称为帕斯卡三角形,不过实际上他的出现时间比杨辉三角晚了将近四百年,学生通过了解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到我国古老辉煌的历史文明,体会现代数学古老严谨的魅力。
二、注重知识构建,渗透立德树人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对于德育方面的教育仍旧较少,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当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的研究全新的渠道与途径。立德树人就是对人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灵魂”,使其切实理解立德树人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必修二《复数》一课的教学开展中,该章节的知识点作为高中数学的关键数学概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深入性的理解与感知。就立德树人这一环节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负数的演变历史,让学生将复数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解,使其明白“数”是一步步在发展的,其需要人们对数进行不断的演算与推理。复数是数学家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才理解的,向学生讲解这些发展过程,然后展开比对就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由此明白任何事物都是需要逻辑去推理的,当学生知晓这一人生道理,对他们的德育发展就会有莫大的助益。
三、组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凝聚
小组合作的教学手段在多个学科当中都有,使用英文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之间碰撞思维的火花,使其学会用丰富多元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小组合作也可以引导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使其可以在竞争当中强化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凝聚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必修一“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课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的方式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从收集准备教具开始展开分工合作。探索椭圆定义时,需要组员金晨合作细致分工,从实验中抽象出椭圆定义,随后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的审美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中学生不断探索,能够将外界新信息不断搭建在已有的知识上,是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充分实践价值,强化节能意识
德育知识的渗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还可以与实践活动相互整合,促进学生在生活和课堂当中德育内容的把握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在教育活动当中,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活动的形式与数学主题类活动的融合,通过阅读以及搜集各类数学资料来提出各种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来强化学生自身分析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优良情景当中得到快速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必修二《统计》一课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热爱环境”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把在自己家庭当中每天的用水量加以统计,并通过数据的方式来掌握每天使用的水量,以及计算班级和全校同学使用的水量,并以此培养了他们对家庭计算与统计等活动中数学知识的掌握意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节约环保意识,使他们知道浪费水资源是一种可耻行为,让他们在家庭当中逐渐形成了优良的生活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教育和成长都具有着很关键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切实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这不仅契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在教学当中,还需要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出发,使用更加新颖且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促使学生具备优良的道德素质,全面落实我国德育教育政策,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胡绪旺.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8):2.
[2]刘建国.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J].爱情婚姻家庭,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