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学生小刘可是我的重点“修理”对象,每每早上迟到半小时,第一节课必定睡觉且那姿势又无比“销魂”。看着他那可怜又可笑的样子,我居然不忍心“耳提面命”地把他拎起来。由于爸妈早出晚归,没人会督促他早睡早起,所以性格内向。夸奖时他笑;批评时他笑;讲道理他笑;回答问题时笑;回答错了也笑;连办公室有请他还笑。我一时间竟不知道他的笑有多少种不同含义,是开心,是腼腆,是淘气,还是不屑?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苦于没有办法破解他的迷之微笑,也觉得小刘是块油盐不进的滚刀肉。天气日渐清凉,一天早上,我破天荒地看到了小刘竟然没有迟到,有气无力地背着书包,悠哉悠哉地走在我前面,我快步追上他,拍了拍左肩膀顺势跨到他的右侧,但是他似乎已经看穿了我的幼稚把戏,又是轻撇一笑,使我略显尴尬。我也笑问他:“你吃饭了没?”他摇头微笑,我又问:“妈妈给你准备了早餐吗,要不要吃点东西?”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送给我一个迷之微笑。我猜想他一定是把钱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又不肯说。追问之下得知:他把早餐买的包子留给了村间路口的流浪猫。听闻此话,心里一紧:如此善良的小孩儿居然被我认为是油盐不进,真是不应该。我决定自我认错主动讨好他。早读之后把他叫来办公室,语气和善眼带笑意:“小刘你来,这是我最爱吃的肠仔包,你拿着,还有鸡蛋和牛奶,你把它们吃了!”这次他并没有笑,而是拿走了这些吃的喝的,但一句话也没留下。
转眼间年末岁初,天气干燥,小刘不停地舔嘴唇,直到有同学都看出来他唇边红得发黑,有了戏弄他的苗头,他来我这里告状,这次却像是苦笑。看到他嘴边都干裂开了,我拿出刚买到手的润唇膏,心里暗暗舍不得。动作轻柔且慢吞吞地给他擦在唇周,顺便嘱咐他不能再舔了,之后几节课间他都笑眯眯地来办公室看着我,看来他这是又想再来蹭我的新唇膏。好吧!难得你这个小鬼能向我靠近一步,这不正是让我融化你的好机会吗?当天放学,我把这支新买的润唇膏送给了他。他并没有很兴奋,而是对我腼腆又淘气地笑了笑,一溜烟跑了。
可万万没想到,周末一早,他妈妈打来电话:“董老师,我买个新的还给您吧!我平时回家晚,看到孩子睡觉了给他涂点香油,也嘱咐了他白天上学时带着唇膏到学校,下课涂一涂。他自己十分拒绝,说娘里娘气不肯带的,但是昨晚我发现他嘴边摸得油亮亮的,明明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唇膏呢!刚才问了他才知道是你给他的。他说你特别温暖……”听到这里我也有了些许的小骄傲。
事过几天后约了三两好友吃饭闲谈,好友的几句话点拨了我:人啊,总是用“笑”来缓解当下带来的尴尬。是呀!大人都如此,何况那还是个孩子呢!他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无法向大人们表达委屈或主动认错,所以他要通过以往经验找到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啊。这样的孩子有着清澈的心却也常常犯错,明知要自尊但又用“笑”来抗衡。
作为师长,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善美。每个孩子都是各美其美的独立个体,只有把美美与共的个体整合在一起包容起来,这才会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花园。我们要如同园丁一般修剪枝桠、重塑形态,帮他们修正错误,指明方向。让孩子恣意无忧地成长,慢的艺术将会使他们诠释自己,绽放美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