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是新时期下的一种前沿教研理论,它最大程度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指导,促进学生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概念入手,重点阐述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特点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并针对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实施步骤;操作建议
一、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的概念
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是近来教学学术讨论的热门话题,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顾名思义,“单元”一词,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学情出发,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将教材中的主体单元内容进行分析、重组和整合,按照课时数和分课时话题对目标和内容进行合理分配,让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主题单元学习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对学习对象的考虑,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
二、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整体性:分课时教学内容相互关联,是相对完整的主题单元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课时内容之间是部分融合的,连接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二)完整性:分课时教学内容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具有话题、文本、板书、资源、作业等各个部分。
(三)递进性:分课时教学内容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学习要求逐步递进,能力的要求是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的。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My school教学设计
如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My school三个课时教学设计当中,我的偏重点是不一样的,第一课时对于核心词汇,用了“听懂、读懂”这两个字眼,到了第二课时就用了“正确运用”的措词,再到第三课时的“熟练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能力的要求是层层递进的,逐步提升的,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通过对目标词汇的不断复现,巩固和敦实了学习内容,间接提升了学习的效益。
(四)一致性:单元总目标和分课时目标,教学内容与单元主题,分课时话题以及教学目标之间互为关联,具有一致性。首次,课堂当中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都是为单课目标服务的,而单课目标又是为单元目标服务的,体现了总分关系上的一致性。
(五)语境性:教学内容的呈现依托语境来进行,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语言,练习语言和尝试运用语言。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与情感的体验完美融合,学生实现了学习效果,老师联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相符的学习场景,学生感觉真实在完成一个任务,各种丰富的活动和学习感官体验中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创建一个丰富的学习语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理解。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如,我在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A Let’s talk 的教学中以去餐厅吃饭的语境贯穿这节课,呈现和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drink? -I’d like…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完成多个学习任务,并在任务中感知、练习并运用知识。
(六)语用性:语用性是指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听说读写看等学习任务设计,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语言,学会适当的运用语言,语用和语境密切联系,语用必须依托情境来进行,语言学习必须让学生从“懂”到“能”熟悉运用的过程,语言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单元整体设计框架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路径
(一)梳理单元内容:根据教学基本要求从语音、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篇等五方面将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并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完成学情分析表。老师应当把教学板块进行梳理,分为核心板块、非核心板块。在人教版(PEP)教材里,核心板块包括: Let’s learn, Let’s talk,非核心板块包括:Let’s chant, Let’s play, Draw and say, Storytime等。非核心板块是对核心板块的充实和巩固,通过语言活动如歌曲、游戏、表演等活动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语言,丰富语言知识的储备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把板块内容进行再分类。
(二)制定教学目标:我们基于学情,制定单元总目标,再根据分课时内容和课时话题进行分课时目标的合理分配,通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来进行课时的合理分配。
(三)确定课时话题:根据分课时内容安排进行话题的确定,各课时的话题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并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
(四)整合教学内容:基于分课时话题和目标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增补和删减,使之更合理、更丰富。话题内容的整合应该是所有步骤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好的学习材料是一节好课的关键。老师应对原有的教材进行加工,不建议从无到有进行自己的创作。老师主要负责教学部分,不负责编辑教材。
(五)设计教学的流程:基于话题和内容进行语境任务和教学活动设计,既保证教学过程和语境的紧密结合,又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设计的是教学流程而不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尽量保持语境的贯穿始终,没有语境的学习如出了水的鱼,缺乏灵动,语言放在语境中才更有生命力。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语境贯穿始终,任务作为导向。
(六)实施评价与反馈:基于教学目标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并做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能检测教学成果。
四、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的操作建议:
在单元整体框架下的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现就可能遇到的困难,现提出以下操作建议:
(一)目标:单课目标和单元目标应该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后一课时是前一课时的延续,包含是前一目标的复现。设计单课内容注意前后课时的联系,从宏观看要注意前后单元、前后年段内容的联系。
(二)内容的整合:是单课设计最难的部分。设计出来的标准既要基于标准,也要基于学情,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文本内容应语言适中、塑造合理,老师要基于教材整合课时内容。
(三)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我们在初始分配的单课话题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整合过的内容上进行微调分课时的课时和目标,进行优化的过程。
(四)教学策略: 将教学内容进行拆解是不太可取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两大内容是语境和任务,语境与整个单元设计是密切相关的,语境跟文本学习和文本学习、情感体验是同步进行的,不可以脱离语境学习文本,来操练语言。合理的语用设计的好课的必要条件,必须包含语言、技能、情景三个方面,是学生综合能力体现。
教学重在于教,更在于学,单元整体教学更是如此,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教授,是一个由点到面的教学融合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它有助于教师厘清单元教学思路,有效地规划板块的教学资源,开发板块功能,形成单元整体教学框架,更有助于为学生创设多元的学习语境,让学生在多元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语法、词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杜娟. 2006. 新课程教学问题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 杜廷云. 2015. 小学高年级英语单元整合策略实践与思考[J]. 小学教学设计,(12):14-16.
[3] 任洁. 2014. 在整体中建构单元各板块有效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