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第一环,应注重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加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相互配合,从而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幼儿时期为了能够促进幼儿思维的形成,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园担负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并且使其游戏化教学成为常态的责任。幼儿教师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发展,并且结合幼儿目前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区域内流行的信息化发展教学加入推动实际教育教学课程的组织形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课程;游戏化
引言
信息化教育技术是目前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同时也能被应用到教育之中,成为比较新颖的教育方式。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为幼儿教育带来新的改变。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和幼儿阶段的教育一脉相承,从课程安排和游戏安排的角度入手,为实现幼儿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幼儿教师应该正确审视现阶段的游戏化教育教学,并且为其提供一系列的实质性参考。很多幼儿教师,发现幼儿的游戏能够与信息化教育技术相结合,还有的教师认为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精心备课,开发游戏能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贯彻落实游戏环节,把控游戏设计原则
贯彻落实信息化教育技术,将信息化教育方式与游戏教育方式相结合,以电子化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完善幼儿教师组织实际教育教学的前提与教育条件,合理设计游戏化的教育目标,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来设计游戏,这才是每个教师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幼儿教师为幼儿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游戏,与此同时坚持教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教育方法,例如,幼儿教师组织幼儿拍皮球,在拍皮球和过障碍的过程中举行一系列小型体育训练活动和竞赛,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活动性都能够在竞技的过程中达到最好的状态,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品行也在游戏中得以形成。比如在拍皮球的时候,幼儿会互相谦让,对一些跑得慢的小朋友给予帮助,这是幼儿在集体合作过程中保持团结友爱精神,并共同扶持积极探索的精神的体现,展现出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区间,并且能够为幼儿下一步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为幼儿教师提供可实施的个别性参考意见,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到实际的游戏化课程之中,利用游戏的教育方式,让幼儿能够在集体化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游戏化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新的体验,而且还可以落实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打造游戏课程主题,整合游戏课程资源
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游戏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教育内容的关系,幼儿教师为了提升幼儿的良好品行和个人修养,在对游戏环节中表现优异幼儿进行奖励的同时,积极地给予表扬,引导幼儿建立游戏课程的自信心,并对幼儿趣味性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游戏和课程结合在一起,合理编排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游戏内容,这种开发主题对幼儿教学而言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为其保持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帮助。对幼儿来说,如果能够在幼儿阶段掌握,一定生活经历和发展内容,与教师一起进行生活中的游戏化调整,就能实现各类学习内容的内化,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注意事态的发展。很多教师发现,若能进入信息化教育手段,推进幼儿游戏课程内化,利用游戏的多媒体教育课件,引导幼儿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掌握现实生活的内涵,借助教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把性格内敛不善言谈的学生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引导幼儿在游戏化的课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意识。例如,某次在角色扮演游戏“我的一天中教师依托这一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借助多媒体教育课件播放有趣的动漫作品,吸引了幼儿的关注。幼儿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也出现在动漫作品之中,而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促进了幼儿进一步掌握游戏的真谛。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游戏课程,开展主题式的教育,引导幼儿在通过游戏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协作意识,很多幼儿在游戏环节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果敢值得鼓励和夸赞。信息化教育教学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多向度的教育评判手法,整合了信息技术推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发展,进程不仅能整合活动方案,还能通过动态记录的方式记录下幼儿的活动情况,由教师制作成美篇或多媒体教育课件,不仅能记录幼儿的欢快瞬间,还能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感受,活学活用游戏知识。
三、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帮助教师和家长互动
成长环境既包括幼儿园也包括家庭,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接受知识,而在后续的生活中应用。幼儿教师在指导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方式优化的同时开设家长讲堂,鼓励幼儿家长积极反馈,相互协作,共同信任,并且能够具有现有的教育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整合了家校合作的教育资源,有的家长多才多艺,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制作课件PPT,家长制作的课件非常精美,孩子也感觉很自豪。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家校互动的资源,可以采用线上教学或线上家长会的办法,让这些学习的进程能够更加标准化。幼儿教师鼓励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且让孩子们配合家长的教学进程,为其个人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依据。例如,教师在幼儿课程的设置中,专门设计与家长一起玩的跳绳运动,以不同的个数限定家长和幼儿跳绳的等级,每天比一比,在自己所属等级下自己能跳多少次。信息化的教育方式,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使幼儿课程更加具有游戏化的特点,很多家长也会使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制作美篇,记录幼儿的成长,从互联网中搜集与幼儿成长相关的内容等。根据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要求,教师结合儿童的成长,请家长制作成长档案档,案中涉及到一些有趣的内容和照片,教师会以电子版的形式整理起来,然后与大家共同分享。
结论
综上所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能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协同并进。教师应该抓住家长在学习过程中的诉求,帮助家长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家长在必要的时候,主动的干预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理解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朱丹.多元化指导 推动幼儿课程游戏化[J].小学生(中旬刊),2021(10):108.
[2]赵晋.基于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探析与实践[J].文化产业,2021(21):161-162.
[3]张乐.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和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1(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