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涌现的一种新形式,在高中语文一线教学中备受青睐。本文以部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为例,探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图表助读;问题驱动;  生成发散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作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涌现的一种新形式,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一线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突显。

(一)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打破内容单一化局限

以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多采用单篇教学形式,文本内容没能得到充分整合。而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其打破了文本内容的单一化局限,学生通过整合阅读,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二)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对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整合阅读,既能拓宽阅读视野,又能增强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浅尝试

(一)解读教材品文本,紧抓重点理思路

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文本与文本之间形成有机关联。在部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中,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皆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其主要人物都是为中国英勇牺牲的“中国的青年”,文本与文本之间已经形成了有机关联。因此,教师在认真解读教材、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可将“苦难中的记念”作为课堂主题,围绕“为谁记念?——如何记念?——为何记念?”展开教学,从而使课堂线索更清晰。

(二)巧借图表梳内容,比较细处助理解

群文阅读的一大突出特点是,阅读文本多篇化、阅读内容复杂化。为帮助学生理清文本内容,教师可适当采用图表形式,如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中采用表格、思维导图、双气泡图等:

1.设计表格:针对“为谁记念”这一部分,教师可在课前设计表格,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两个文本里的主要人物:表格设计包括主要任务、身份、与鲁迅关系、遇害背景等要素。

2.绘制思维导图:为进一步引导学生赏析其主要人物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相关依据,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特点,并绘制成任务关系的思维导图,

3.填写双气泡图:群文阅读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比较相关文本的异同之处,而双气泡图的显著优势即突出相关对象的异同点。因此,在“为何记念”这一课堂环节,教师可设计如下双气泡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文本的主题:

(三)精设问题重驱动,集体建构辅深化

群文阅读还可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教师精设问题,学生研读文本分析问题,以形成对文本的统一认识。《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两篇散文的抒情性都很强,但二者的抒情风格不同,一篇直露显豁,一篇曲折隐晦。因此,教师可将品味文本语言抒情特色作为课堂重点,引导学生探讨:这两篇文章同样出自鲁迅之手,同样旨在“记念”,为何抒情笔法会截然不同?进而引导学生从写作时间不同、社会环境不同、革命斗争经验不同这三个方面形成共识,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四)创设情境引生成,发散课堂益思维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播放音频、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直观感性认识;也可通过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播放歌曲《英雄赞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生成对英雄的初步认识;在 “为何记念”这一课堂环节,引导学生形成“英雄不能忘却,英雄须被记念”的共识后,播放《觉醒时代》里英雄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视频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生成“中国青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高度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坚持立德树人,而部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苦难与新生”,重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革命历程,理解革命文化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可延伸拓展,呈现林语堂文章《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问题既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促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