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校和家庭里,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给孩子组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实现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培养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塑造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家校;劳动;课程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根据国家近年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学校和家庭需要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更新大家的劳动观念,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目前不少学生缺乏劳动技能常识,出现好逸恶劳现象,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乏感恩心,情况实在令人担忧。通过开发家校劳动教育微课程,有计划开展劳动教育,达到立德树人、增强体质、增长智慧、提升审美、润泽心灵的重要目的;通过开发家校劳动教育微课程,有计划地给孩子们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措施与实施
(一)深挖家校劳动教育资源
通过观察、分析、调查、讨论等方式,发掘学校劳动资源,如班校管理、劳动基地、烹饪活动等等;家庭劳动资源,如家务劳动、孝亲敬老,还有社会志愿服务的社会资源。
(二)整合家校劳动教育课程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研究整合设置适合我校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置适合的劳作课程,如:班务劳动、家务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有志愿者服务、孝亲敬老、种植劳动等。
(三)确定家校劳动课程年段教育目标
为了使劳动教育课程更有实效性,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把劳动内容分成低年段和高年段两部分,并把学校和家庭里需要参与的劳动根据年段达标的不同设置了家庭、学校劳动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具体详见下表:
(四)制定家校劳动课程实施计划
为了使家校劳动课程能够有效实施,收到“以劳启智,以劳育心”的效果,制定家校劳动课程实施计划非常必要的手段。计划的制定要有实施的周期、时段的要求。
1.校内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一是班务劳动教育:要把班务劳动内容全部列出来,列明工作及要求,写明负责人、时间和地点,给学生培训,反复指导。二是生活劳动教育实:明确生活劳动教育的内容,培训劳动技能,促进学生掌握生技能。三是基地劳动教育:班主任老师利用劳动课和孩子们探讨劳动基地种植,使种植基地劳动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互相交流进步。四是科创劳动教育:根据节庆日、主题活动等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劳动绘画、科技发明、变废为宝、劳动手抄报等,强化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孩子们的科创梦想。五是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服务工作,少先队大队委榜样引领,共同参与学校文明、卫生、纪律等多方面的管理服务,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2.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指引。一是清洁整理劳动教育: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家庭清洁劳动包括哪些内容,让孩子一目了然,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劳动,什么时间做,怎样做等等。
3.孝亲敬老劳动教育:老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责任心。学校利用传统节庆日、纪念日等,引导孩子主动给家长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践行孝亲敬老。
4.烹饪劳动教育实施指引。从指导学生清洗水果、蔬菜、学会煮饭等等,使孩子们一点一滴地掌握生存技能,并在家庭里给家人做好吃的饭菜,承担家庭责任,感恩父母。
5.种植劳动教育实施指引。利用房前屋后的花园、阳台、附近的劳动基地种植各种植物,参与播种、种植花草和蔬菜,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6.社区服务劳动教育实施指引。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环境习惯,学会关注家庭以外的动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
五、家校劳动课程实施效果
按照标准引导学生实施自评、他评、及时反思,达到不断进步。对劳动能手大力宣传,以点带面激励学生自觉参与劳动,实现劳动育德、育智、育体、育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简·尼尔森 琳·洛特斯蒂芬·格伦著,梁帅.翻译《正面管教》.
[2]戴永华.《浅谈赏识教育与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