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理性学科,是由理论知识和实验组成。实验作为高中化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其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化学知识、掌握物质变化规律。但从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实验资源开发和应用不理想,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将实验教学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本节课主要介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资源;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重点板块,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其实验教学质量将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新高考还将化学实验列入考试范围中,肯定了实验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化学实验教学,带动学生参与实验积极性,推动化学实验教学发展。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响应新高考的号召,依据新课改教学标准,有效开发和应用实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一、开发及应用实验理论,保证实验教学实效性
任何化学实验都需要理论支撑,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开发及应用实验理论,充分保证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实验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的“胶体的制备”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理论或知识理论来开展实验,亦或者可以用其他的化学性质、理论来引出本节课实验理论和性质,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胶体与其他物质形态的区别,让学生根据区别来尝试推理胶体的理论和性质。等到学生都掌握了胶体的性质及概念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享自己实验的结果,并自主总结实验原理:FeCl3+6H20=加热=Fe(OH)3(胶体)+3HC1。当然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如产生的盐酸与氢氧化铁不产生反应,随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围绕去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加深了学生化学实验的印象,提升了学生化学综合素养,有效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造及应用实验条件,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
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创造及应用化学实验的条件,创设开放性实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实验人教版高一必修《元素周期律》中的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钠、镁、铝与盐酸的反应这个实验,教师就可以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室中的条件性资源去准备实验道具。由于学校实验室条件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实验道具不够用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实验效率,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去制作道具,变废为宝。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钠、镁、铝与盐酸的反应这个实验涉及到点滴板,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用胶囊壳做点滴板,也可以利用易拉罐、饮料瓶来做反应容器,这种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有效解决实验中实验仪器短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养成了学生废物利用的好习惯,形成了绿色化学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兴趣。
三、创新及应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室是条件性资源有效利用的场所,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创新及应用实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思想,解决根源问题,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实验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金属材料》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当学生在探究Fe与CuSO4溶液反应时,教师要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变成探究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己自主地去探究溶液反应。先给学生演示一边实验过程,在教师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仔细留意过程,记忆实验步骤,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了起来,教师的演示实验不要给学生实验结论,只单纯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演示完毕后教师可以问:“在观察过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有的学生提出:“对铁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感兴趣。”有的学生提出:“对铁片表面上的溶液颜色发生了改变充满了好奇。”随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进行小组实验,在实验之前对实验提出假设。这个实验一共分为三种实验,分别是铁单质的还原性、铁盐的氧化性、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那么小组就要对这三个实验提出三个假设,有的小组对铁单质的还原性提出“铁丝表面上有物质生成就说明铁单质具有还原性。”假设;有的小组对铁盐氧化性提出“铜片溶解后,溶液会发生两种颜色的变化。”假设;还有的小组对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提出“溶液最终会变无色。”假设。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实验学习中,不断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设计实验和验证实验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便于知识点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假设,如:铁单质的还原性,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方程式为Fe+Cu2+=Fe2++Cu。在实验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实验展开问题讨论,如:“在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铁粉?”“用铁屑做原料如何制备硫酸亚铁晶体?”通过这种方法拓展学生化学视野,丰富学生化学认知面,使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个复杂的化学实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在素质教育下,高中化学教师要利用化学课堂特征,开设专门的实验课程,体现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从多方面进行实验教学。为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开发及应用实验资源,构建高效实验教学课堂,积极转变实验方式,创设开放性实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保证实验教学实效性,促使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路径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2):80-81.
[2]金川.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研究[J].高考,2021(14):2.
[3]徐龙.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之我见[J].女报:时尚版,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