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积极地将议题式教学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去。七年级学生从年龄特点来看:好动、好奇、好表现,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发言,整体素质呈现多层次特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
议题式教学,它主要是针对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知识传授”型而提出的一项创新理论。什么是议题式教学呢?议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书本、学生或者自身中确定合适的议题,然后进行信息的搜集、问题探究,最后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学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从教材、学生、生活的结合中去确定一系列可以统摄课程的议题,而且议题往往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这样它就突破了单一问题的局限,更加具有综合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二是议题式教学更加侧重于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三是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的引导。四是注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些议题式教学的价值特点,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说教”,使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型课堂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活课堂”模式转化。
从七年级开始开展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是很必要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本文的撰写,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议题式教学与七年级学生学情相符合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不是很稳定和成熟。因此,他们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这些学情分析来看,七年级学生的易变性也成就了他们极强的可塑性。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求知的动力。
议题式教学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引领,与七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是相符合的,这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议题式教学与七年级道法教材编写特点相符合
当前七年级《道法与法治》使用的是人教版部编教材,教材编写组明确教材编写的立意与设计:关注初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及其时代特征;关注初中学生成长中的体验与困惑;注重教材内容对初中学生在思想性与精神成长方面的引领,以及从思想认识到生活实践的引导。一个“引领”,一个“引导”,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方向性,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引领初中学生精神成长与思想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同时这也是老师课堂指引学生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另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每一课内容的开展都暗含着一条生活经验的线索:把“知识逻辑”与“回归生活”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从这样的教与学过程来讲,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是可行的。这也是议题式教学模式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基础。
三、议题式教学模式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探索
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题第二目“慎重结交网友”为例,这个话题对当下的青少年学生是个很焦点的话题。对身心、经验、认知都还不很成熟的初中学生来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正是基于此,如何上好这一课,以期提升学生对网络的理性认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采用“知识逻辑”讲解为主,那么学生是被动认识,课堂应该会很沉闷,于是我决定采用议题式教学,简要做法如下:
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子议题:
1.交友应当以诚相待,那么网络交友应毫无保留,你赞同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2.和陌生网友可以见面吗?说说你的理由。
3.你如何看待网上交友和现实交友?
4.学会智慧交友,远离烦忧、快乐成长。
为完成这四个子议题,我就以教材的三个“探究与分享”为序列化活动情景,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课本的内容。
这四个子议题它们都围绕中心议题:慎重结交网友,智慧交友。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层层深入,推进议题活动有序开展,既服务于教学内容,又有机统一。通过活动的层层深入展开,老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最终将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达成思想共识:网上交友需:
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网络的虚拟化,交友需有自我保护意意识;
将网友转化为现实现中的朋友,要慎重注意安全;
去虚荣心理,网上交友要遵守法律法规;
不沉迷于虚拟空间,智慧交友,健康成长。
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见解,既满足了学生表现欲,又实现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理性认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被充分释放。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积极地将议题式教学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YQJK17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鲍宇超.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18,7(8):1268-1271.
[2]王慧.探究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