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不断地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人才,使其为国家积极主动地做贡献,进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了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历史先辈们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贡献,进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促进学生们培养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创设情境;历史活动
引言
当前,国家不断地提倡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通过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去某些人文化程度较高但没有良好的品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情况。但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模式还有待提升。基于此,笔者将对家国情怀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阐述,希望能促进学生培养较强的家国情怀。
一、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基于现实调查发现,部分初中的历史教师年龄较大,因此老师喜欢用过去某一种历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没有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新,这就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单一且落后,进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部分老师仅充当了课本知识的朗读者,并没有充分讲解历史故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也没有充分体现出先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没有讲清楚历史人物热爱祖国、为国捐躯等伟大之处;学生们只是在讲台下进行机械地听,因此也没有感受到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的精神,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初中历史教师是历史课堂的领导者与引路人,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学生们家国情怀的培养。部分历史教师其自身就缺乏丰厚的历史知识支撑,也有部分老教师没有对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这就造成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导致不能高效地开展初中历史课堂,使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效果较差,没有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及我们近代一些民族英雄等先进人物的伟大之处,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们家国情怀的培养与提升,不符合当前我国素质要求的规定,也不利于学生们历史成绩的提高,没有为其今后历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开展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要充分认清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要摒弃过去教师是课堂主宰者的思想,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历史学习情况以及家国情怀培养情况创设符合其年龄阶段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氛围与效率,进而促进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在其内心中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章节时,教师们可以借助当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及互联网资源,在网上下载有关内容与视频展示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听课积极性。通过对鸦片战争具体过程的讲解让学生对外国人向中国输送鸦片这种行为产生愤慨,同时要对民族英雄林则徐产生敬畏之心,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林则徐先生不畏强权、与外国人抗衡,强烈要求进行销烟活动,因此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让学生向着林老先生学习,培养爱国情感与奉献精神,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自身利益,要做好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准备。
(二)开展丰富的历史活动,走进历史
想要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促进其家国情怀的培养,教师们就必须结合多种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积极地开展多种活动以此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让其充分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之处。比如,在讲解“洋务运动”章节时,教师们首先要对洋务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充分阐述洋务运动主要人物所做的工作以及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后,要求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上台发言,要阐述其充分学习洋务运动之后的心得体会以及如果当时身处那个年代自己将会怎样做,以此来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风气,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
(三)引进高质量历史教师
初中历史教师是历史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家国情怀的引路人,因此学校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适当地加大对历史教师的薪资投入,通过较为丰厚的待遇来增加对有丰富教学经验且有高质量历史素养教师的吸引力;第二,学校要对应聘的历史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审查,要在确定其具备相关能力以及从业资格之后给予其一定的试用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历史教师能够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成绩与历史素养,学校就要将其纳为正式员工,充分发挥优秀历史教师的作用,打造高质量的历史教学团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是初中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劳动人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可以培养良好的爱国情感与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民.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亚太教育,2021(23):56-57.
[2]徐芳芳.初中历史课如何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的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28-229.
[3]吴致芬.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才智,202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