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持续进行,该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体能素质水平的发展,教师此时为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应当主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高中学生身体发展逐渐成熟,面对枯燥单一的运动技能练习存在抵触心理,在教师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缺少正确理解,不利于个人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当利用多种途径创新教学手段,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实现学生潜在体能水平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路径
当前体育教师为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决定在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结合课堂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仅利用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无法保证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家校合作背景下融入现代化环境,通过网络平台丰富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发现体育的学习乐趣,以此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一、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开展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教师应当主动结合高中学生个人喜好实现模式创新,其中通过榜样教育、足球历史讲解、小组练习等手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发现体育课堂独具的教育魅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第一节足球”一课的教学时,围绕本节课教学主题教师初步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与学生一同讨论梅西、C罗、齐达内、伊布拉希莫维奇等足球明星,在学生扎实掌握课程理论基础上打开课堂。学生明确了解足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蹴鞠,中国山东淄博是其发源地,足球比赛为十一人制,共计九十分钟,分为上、下半场,中场休息十五分钟。在成功掌握课程理论基础上,针对足球教学分为传球、接球、运球各个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两个小组之间展开对抗比拼,例如该组进行传球,另一组则需要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阻挡该队,教师充当裁判进行分数统计,通过创新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蒙眼过障碍,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为激发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出相应准备。
二、家校合作背景下实现课业设计形式创新
教师仅靠课堂教学无法保证教育工作的连续性,教师应当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展开探究,在家校合作背景下实现课业设计创新,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整课业方案,保证教育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激发,创设和谐温馨的教育氛围,实现自身运动技能的快速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教材第八章球类运动“第四节羽毛球”一课的教学时,羽毛球运动技能的掌握较为简单,该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普及,其中教师主动利用家校合作手段实现课业设计形式创新,布置不同方案,让学生根据个人家庭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该名学生家长积极配合,教师要求与家长展开羽毛球对抗赛,并且需要积分30以上,羽毛球竞赛的开展让家庭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运动兴趣被充分激发,运动技能训练的持续开展间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学生通过发球、接发球技能的练习提升身体灵敏度,能够让学生对运动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家长工作繁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通过网络游戏展开模拟对抗,或者让其他学生之间进行连线,展开羽毛球比赛,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间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同样可以让学生一同释放自身的压力,实现体能素质水平的发展。
三、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潜在能力
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体育技能练习较为抵触,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应当主动围绕课程主题开展体育竞赛活动,适当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制定奖励措施激发学生胜负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个人运动技能的快速发展,增强自身体育自信心,感受通过体育竞技获得荣誉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教材第九章田径类运动“第一节跑”一课的教学时,跑这项技能的应用在生活中较为广泛,但是缺少系统、正确的练习会对学生肌肉、韧带造成损伤,教师首先进行跑步姿势的教学,学生在跑步中针对不同的距离选择不同的手段。针对短跑应当保持上身前倾,支持腿瞬间远离地面,为了激发学生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选择围绕主题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为让比赛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选择开展400米接力比赛,其中男女混合分成小组,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制定奖励机制激发学生求胜欲望,团队意识的形成让学生潜在能力被充分激发,学生快速协调身体各部位,大幅度向前奔跑,在竞赛结束后学生的短跑成绩持续刷新,教师主动进行奖励的发放,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强烈兴趣,实现个人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体育教师在激发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其中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运动技能,课业设计形式的创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逐渐形成,有效实现个人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主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究,以此实现全民体能素质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谦.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3):21-22.
[2]蔡松峰.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243-244.
[3]王健.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