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变动比较明显。教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着眼于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调整育人思路,在提升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知识,提升个人的综合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课改落实到位。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适应变化
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比较明显,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大胆探索,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要求更加严格。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真正实现环环相扣和一步一个脚印。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全面落实好教育改革工作,确保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上一个台阶。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面临较重的教学压力和负担,整体的语文教学进度比较快,但是学生的真实收获就不够理想,存在囫囵吞枣和走马观花的问题。首先,教师对语文学科特征的理解和认知不够全面,直接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终极目标,出现了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问题。没有拉长战线调整教学思路,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一以贯之,最终导致学生消极应对、疲于应付。其次,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关注学生的主体收获,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师生之间的隔阂比较大。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容器和书本的奴隶,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动性不足。最后,教师忽略了课内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和迁移能力不够理想,存在思维断层的问题。难以主动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主动地迁移新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实现活学活用和举一反三。
二、高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变化的对策
根据上文中存在的各种不足,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有效分析及研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选择契合学生主体需求的教学对策和手段,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提升个人综合技能的同时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能动性。
(一)积极创新课前导入环节
课前导入直接关乎学生的第一印象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形式新颖的课前导入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眼球,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需要流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全面创新课件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能够在活跃民主的学习气氛中主动学习知识,提升个人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播放《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或者是主题曲。先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助于更好的凸显课前导入的辅助作用和铺垫价值,为学生的新知识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大部分的学生积极性比较足,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正享受整个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主动创设趣味情境
作为比较常见的教育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深入了解学生的主观诉求以及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确保课堂中所设计的情境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趣味场景效果显著,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不再过于注重黑板板书和教材讲解,而是逐步活跃课堂氛围,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站在学生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文章情感和内容的理解及认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理解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再别康桥》时,有的学生难以了解文章中的核心思想,无法感同身受。教师则可以设置生动可感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图片、文字、音频来引导学生,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精心展示康桥的优美风景。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其中美观的桥梁以及绿意盎然的春景,然后播放优美的音乐,鼓励学生自主欣赏、大胆判断。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主动阅读,将个人的情感带入其中,深入感知文章中的核心思想,进而产生更多的共鸣。
(三)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对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语文教师则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着眼于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渗透语文知识。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国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个人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自主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六国破灭的原因,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思维断层和局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探讨,指导学生自由分工,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整体的教育教学进度比较快,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小组内部担任小组长,主动完成教师分的任务并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符合新课改的本质要求,有助于打造品质课堂和高效课堂。
为了顺利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变化,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全面调整教学进度,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主动设置课前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感知情境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技巧及方法,真正实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徐喜玉.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探析[J].信息周刊,2020(4):1.
[2]王少评.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师教学方法转变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