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层面分析了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由对原因的剖析提出了以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为核心,以因材施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心理疏导为主要手段,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初中生;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研究
当前,学生不喜欢物理的表现都有:上课睡觉,不听课,对物理失去兴趣,部分学生扰乱课堂秩序,课堂上讲话,吃东西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是值得我们物理老师去研究的话题。
一、学生不喜欢学物理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科技发达,许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同时,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地研究和发现,如果学生沉迷于网络,就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物理,从而导致无法把物理学好。
(二)家庭原因
1.有的学生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亲子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如果学生父母经常吵架,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烦躁,难过,导致无法全心全意学习物理,久而久之就不再愿意花心思学习物理。
2.有的父母十分溺爱孩子,无论孩子有何要求,家长就马上满足孩子,这样会令孩子觉得任何事物都是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的,缺乏为生活奋斗的动力,从而物理学里的定律是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才能得出,如果学生从小就成长在温室里,就会缺乏不断进取、研究的动力。导致对物理更是缺乏兴趣。
3.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家长从小没有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放纵孩子,这会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力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便束手无策。
(三)学生本身的问题
1.有的学生物理成绩总是不理想,自己觉得已经非常努力,可还是不能提高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产生厌恶,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效果,对继续学习物理失去兴趣。
2.学生在大考中,如果考试排名低,觉得自己身边的同学都能有进步,排名比自己高,学习的兴趣就会一落千丈,讨厌每一次的考试和物理的学习。
3.学生缺乏动力,没有对未来的憧憬与目标。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他一直为此目标而奋斗,最终成为了时代伟人。由此可见,有正确的价值观与目标,对学生有兴趣继续学习是很重要的,若学生长大后只想做网红,他们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只想着如何增加粉丝,那么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心思专心研究物理。
(四)物理课程的学科特点
初中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名词术语专业性较强,比较抽象,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例如,在分析杠杆的力臂时,如果学生不能把力臂的概念理解透彻,那么就很难画出杠杆的力臂。有心理学家认为,女生的语言能力强于男生,男生在空间想象能力上优于女生,男生在算术推理上优于女生。实际上也是由此,男生偏理科、女生偏文科这种心理定势造成很多女生很难学好物理。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缺乏成功的体验,总是被迫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产生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如果学生过早地陷入了机械式的学习,只会成为刷题机器,那么就无法很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对物理的学习感到麻木,导致对后续越来越复杂的物理知识学习不能适应。
(五)学校的原因
1.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多,有的学生能认真上物理课,而有的学生却不愿意听课,导致考试成绩不及格。整个班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对成绩好的同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降低。
2.一个班的人数越多,教师需要关注的学生就越多。同样大的一块饼干,人数越多,每个人分到的分量就越少,同理,教师的精力不可能无限,遇到较多学生需要辅导时,可能会出现辅导不及时的现象,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越来越多,问题不能被及时解决,留下了知识的漏洞;并且一部分学生自身不积极,不会主动向老师询问问题,解决自己不懂的知识点,问题越积越多,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不下去。
(六)教师的原因:
1.有的教师年龄较大,教学方式陈旧,手法单一,而教材知识难度逐年加深这导致很多老教师跟不上节奏,教育教学观念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无法像当年一样教出好成绩。
2.要胜任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崇敬。如果教师不安心工作,不认真备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简单,对学生接受知识漠不关心,不注重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做“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的教师,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也就是一句空话。
3.有的教师上课时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上物理课时,若只是把公式定例枯燥地教给学生,课堂上没有生动的比喻、额外的话题活跃课堂气氛,那么学生们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烦闷,无趣,没有回答老师问题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课桌上昏昏欲睡,那么不仅这堂课的教学质量不好,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4.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学生如果特别喜欢物理科老师的教学方法,师生课后关系融洽,那么他在学习中就会充满激情和兴趣,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乐于跟老师谈论学习上的问题。反之,学生如果不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觉得老师上课时很唠叨,讲课没有重点,布置作业不合理,师生关系不和睦,那么会使原本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加讨厌物理科,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提升初中物理学习效果的策略
(一)社会层面
首先,国家要对不良的网络分子进行警告处罚,规范网络直播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法治文化环境,树立起良好的网络文化导向。其次,家长和学校要合理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适当关注学生浏览网络内容后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同时,要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清楚,网红只是华而不实的职业,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积极作用。家长在日常中,要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拥有远大的理想,心怀祖国。并且,家长不能让孩子盲目追星,必须使他们拥有自己正确的立场,不随波逐流,明辨是非。
(二)家庭层面
1.家长不能溺爱孩子,适当的挫折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因此,家长不能只让孩子处在“温室”下成长,要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让孩子多在外面历练,参加不同项目的比赛,多与同学在学习上交流竞争,在每一次考试中拼尽全力,总结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在失败中成长,在总结中进步。
2.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会让学生更能沉心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需做到:父母之间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懂得相互尊重,应让孩子自己做决策,父母只能在一旁提供参考意见,而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3.遇到问题多沟通。有时学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但是遭到父母的反对,这时候就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另外,家长要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通过老师了解孩子近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如果发现孩子成绩突然下降,可以向老师询问原因,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情况,双管齐下,一起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层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想长期充满热情地学习,必须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了解这一门学科的内涵,发现隐藏在定理下面的乐趣,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激发不断学习的热情。学习物理时,学生可以在试验中感受学习这门学科的快乐,逐渐培养深入探究的习惯,慢慢培养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爱上这门科目;同时,多与其他同学讨论,扩充自己的思维,使学习不再枯燥。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探究昆虫的生活规律,不断地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结论,成为伟大的昆虫学家,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俗话说“取长补短”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发扬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光彩。并且,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当某个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帮助他从失败中走出,重拾自信。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清楚自己学习是“为什么”,诚如周恩来总理从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自己心中理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充满动力,不惧一切,迎难而上,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同时,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知道现在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能够有能力在社会立足,有能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方向明确时,学生便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对难题不再厌倦。
4.学习物理也需要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敢于提出问题,不断思考,才能更好地巩固自己的知识。同时,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说明了他是经过思考,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扩充自己的思维,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例如,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时的速的与自身重量是有关系的),最终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成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在后来的研究中不断提出质疑,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
(四)教师层面
1.可以让教师们定期去其他地方进行培训,了解现代的教学方式,不与时代脱轨,在学习中掌握和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上课时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可以听一些优秀老师的讲课,了解他们的教学方法,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热情,使课堂更生动活泼。
2.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可以是学生的朋友。教师可以在课后多与学生聊天,与学生谈论一些学习上有趣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的目标,平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关系,让教师“亦师亦友“,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3.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关注历年来的学科发展趋势,了解考试的考点,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不让学生做“无用功”。同时,教师应加强自身对教材的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学科知识,以便在讲课过程中能够清晰、生动地给学生讲解,不会出现知识“误差”的情况。
对物理学困生的教育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要有耐心,讲究方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 让我们认识到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期望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与体验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学习,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夫伟,苏春景.学生厌学的根源及改善之道——基于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J].中国特殊教育,2014(8).
[2]威廉·格拉瑟.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文生.欠发达地区中职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4):211-212.
[4]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