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指的是基于语文项目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说明题材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自身语文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则就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中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题材;项目化自主学习
就现如今我国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虽然有习得语文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在课堂上应用起来,可是一旦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就不知所措。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没有注重这一学科综合性特征,以单一且单纯量化的观点来看待语文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思想可谓是片面且急功近利,所以学生自然无法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也可谓是纸上谈兵。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说明文为例,就如何在这一题材教学中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素养。
一、教师集体备课发力,为项目化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策略,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集体备课发力,以此来为之后项目化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课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精心设计
在小学语文说明题材项目化自主学习课程实施之前,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选择好思想、能力、知识以及智力的最佳结合点,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以及说明题材文章特点,来为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知识点以及训练点,在确保文章有序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这样才能让整个说明题材教学活动因此而变得更加的生动且明亮。对于这一点,教师需要了解项目化自主学习强调的就是内部整合基础上的语文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尽可能突出语言实践性、整体规划性,以此来进行精心且合理的设计,为之后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奠定基础。一方面,突出语言实践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着重突出语言课程的主体性,在保障说明文题材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统筹其它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另一方面,突出整体规划性,就是要求教师做好课前教学设计与规划,例如,教师可以在说明题材教学中,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课内指导学生掌握成果与内容,课外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出项目化自主学习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在多样化语言实践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二)课堂教学节奏要鲜明
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中要想有效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教师还需要让语文教学课堂具有鲜明的节奏,这能够让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有序且合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可以与其他教师一同交流与分析,以此来寻找一些具体的措施展开之后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裁剪、着重突出教学重点,这样学生就能在主次分明中掌握说明文题材内容与主旨;亦或者是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疏密相间,以此来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坡度,这样学生就能逐渐得到发展与提升,从而有效推进项目化自主学习。以《新型玻璃》这一说明题材文章为例,教师在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的时候,可以以文章作为中心来为学生设计出项目学习主题,而且主题不仅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知识,最好是能发展学生其它素养;之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以及项目学习主题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与任务,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小组划分,以此来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项目化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三)适当充实课堂教学容量
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中要想有效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师在教中还需要适当充实课堂容量,以此来实现教学有效拓展与延伸。对于这一点,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广度上进行拓展,即尽可能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深度上进行拓展,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这样就能深化学生对于说明题材文章内涵的把握。以《新型玻璃》这一说明题材文章为例,教学之前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资料,以此来有效扩大知识覆盖面,然后再基于此展开项目化自主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与探讨,这不仅能够把握学生阅读效率,还能从多角度把握学生对于说明题材教学内容的理解,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有效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策略,教师除了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之外,关键还是要从课堂教学改革上突破,将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作为抓手,借助于说明文题材课堂教学实践,来搜集、总结融入项目化学习的说明文体,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实现说明文题材的教学改革,积极开展阅读、探究与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出良好的语言能力与语言知识,有效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与品质,真正让语文课堂告别纸上谈兵。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说明题材项目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转变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语文项目化教学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这一特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参与到语言实践之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说明题材课堂上,有效开阔自身视野、积累语言经验,从而真正有效实现项目化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鲸》这一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文章内容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鲸吗?你们对于他的了解有多少?知道其特点、进化过程、生活习性吗?这一文章的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与自主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讨论之中有效把握这一说明题材的文章,同时还能在小组合作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发展学生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做好指导与调控。教师在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中融入项目化自主学习的时候,除了要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之外,教师也需要做好自身指导与调控工作,对整个项目化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到项目化自主学习之中,同时引导其对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交流与评价,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假如没有灰尘》这一文章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明确灰尘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懂得无论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结合其实际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同时对学习任务即分工进行明确,之后再指导学生借助于网络、图书搜索等方式来寻找相关资料,最后再让学生将成果呈现在教学课堂之上,而教师再进行教学总结与评价,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师合理调控与指导下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
(二)生成课程
项目化自主学习在语文说明题材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有效推进语文素养提升与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入,教师在开展项目化自主学习活动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广阔的自然以及社会生活课程资源来展开项目化自主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文资源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真正为学生构建出生成性课堂。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即让学生真正成为项目化自主学习主体,解放学生思想、让其成为说明题材教学课堂主体,借助于问题、任务等方式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项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参与到项目分析与交流之中。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例如,教师在完成《松鼠》这一课时内容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习文章描写松鼠的方式,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并且将其介绍给自己的朋友,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说明题材的理解和把握,还能有效发展学生写作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而项目化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说明题材教学中若能得到有效应用,就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说明题材学习之中,同时有效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却芳芳.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学园, 2013(20):126-126.
[2]乔秀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13):253-253.
[3]张学霞. 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中自主学习理念融入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下), 2013(11):19-19.
[4]石秀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 考试周刊, 2018(4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