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烟台市城镇高中体育大课间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校园体育活动。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活动时间长短上,使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延续和延长;二是在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主动选择活动内容。这样就使体育活动同时具有备了:内容丰富、活动时间长、参与面广、强度适宜、形式灵活等特点。它不仅可以对高中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有明显的实效。现今烟台城镇高中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已基本全面展开,但是仍有部分城镇高中学校仍然没有任何行动。本文希望通过一定规模的调查,充分掌握烟台城镇高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山东省高中进一步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莱山区二中、栖霞三中、栖霞四中、牟平二中、福山中学、蓬莱三中、龙口二中、招远三中、招远四中、海阳二中十所高中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和学术期刊,并通过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到相关文献30篇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的调查问卷由专业导师帮助审定,内容涵盖场地器材、教学设计、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等七大项,问卷共设22个题目,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共发放820份,教师发放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100%;发放家长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7 %;发放学生问卷620份,回收6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96.7%。同时本着科学、严禁的态度分别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信度相关系数为r=0.95,P﹤0.01,说明上述结果符合统计检验标准。

2.2.3数理统计法

根据题目研究需要,利用Spss对搜集结果和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台市城镇高中体育大课间开设情况

在所调查的10所烟台市城镇高中开设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7所,比例为70%,其中大课间活动定时开设的有3所,偶尔开设的有4所。由此可见,烟台市城镇高中对于体育大课间活动还是不太重视,主要原因还是迫于升学压力,许多高中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的身体锻炼,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2 教师、家长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

表3-1 教师、家长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调查表

支持(%) 无所谓(%) 反对(%)

教师 84.57 0 15.43

家长 61.55 6.18 32.37

从表3-1我们可以看出,84.57%的教师支持高中开设大课间活动,只有小部分反对,可见,教师对于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的积极影响还是意识到的,这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层面、教学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家长方面来看,只有61.55%家长能够理解并支持体育大课间活动而32.37%的家长持反对态度,其中原因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家长体育科学锻炼知识匮乏以及社会人生背景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想体育大课间活动顺利开展,进行必要的体育科普知识宣传还是必要的。

3.3 学生对大课间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

表3-2 大课间能否提高运动技能的调查表

有所提高(%) 不清楚(%) 没有提高(%)

调查的全体学生 90.38 5.85 3.77

从调查来看,90%以上的高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比较认可和积极参与的,另外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应包含许多体育活动锻炼选项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自主或者相互练习老师在体育课堂上教授的技术动作,使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技能教学编入大课间活动中,让体育运动与游戏等有机结合,再配以合适的音乐,这将大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4 影响烟台城镇高中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因

调查结果表明,“时间浪费在中间环节太多,真正锻炼的时间太少”是制约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首选因素。有些高中学校虽然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了活动时间,但教学楼到活动地点太远,另外租借、归还体育器材,组织同学活动等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因而使得学生真正活动的时间大大缩水;另外活动的场地、器材太少也是阻碍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因素;管理、组织不够严密也是影响现今烟台城镇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活动的人数较多,活动范围较大,难于组织管理;二是学校管理组织大课间活动的人员有限,使得体育教师在管理组织大课间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

4 建议

4.1要充分重视高中学生的身体锻炼,让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发挥其优点,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2上级主管部门要从物质条件层面上解决保障问题。场地、器材、经费、时间、学校重视等五个基本条件是制约体育大课间活动进程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效性的瓶颈。建议高中学校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必要体育工作保障体系,明确职责、保证制度。

4.3接受采纳多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确保有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项目,让更多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中。

4.4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的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有活动创新的观念和组织练习的手段、组织形式和练习内容,,来增强活动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5针对高中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编制一些针对性强的放松身心的体育活动,在高考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练习,保证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同时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向苏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意探索[J].《体育教学》,2008,(1)

[2]刘勇.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8B)

[3]赖新强.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教师学报,2007,(6)

[4]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6)

[5]李嘉鹏.体育大课间活动与校园体育特色[J].《体育师友》,2007,(3)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