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国家进行这场行政改革的原因与背景,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我国具体的行政改革措施,通过对比得出几点对我国行政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有益启示,希望本文对未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比较
1 政府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20 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对全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科层制显得僵化和迟钝,导致行政高成本、低效率,明显背离时代的要求。在社会发生变化的同时,西方各国普遍面临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包括政府开支过大、经济停滞、财政危机严重、福利制度走入困境、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严重等。与此同时,现代私营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成功经验同政府管理的落后和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企业的先进管理提高了公众对高水准服务的期待。政府面临的困境、危机和压力迫使各国采取有力措施,改革科层制模式的公共行政,探索建立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西方国家进行的这场规模宏大的行政改革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被理论界称之为“政府再造”。美国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等人认为:所谓政府再造,,就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和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2 各国政府再造的具体操作
2.1 美国的政府再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美国政府一直努力进行政府改革,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展的重塑政府运动,该运动以企业化政府理论为指导,其目的是要创建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
(1)强调顾客导向,重视市场机制。
要求政府各部门制定顾客服务标准,加速改善对纳税人的服务;促进公共服务机关之间的竞争,逐步消除公营独占事业,推动公有事业民营化,鼓励民间企业与政府合作。
(2)简化政府规制和程序,实现“去官僚化”。
解除过度的管制规章,并授权各州及地方政府弹性运用联邦政府的管制规定;减少和取消不必要的作业程序和繁文缛节,有效简化预算程序,简化政府采购方式,允许一定的灵活性;逐步取消繁琐的“联邦人事手册”,简化联邦人事分类制度,公共人事管理具有更多的弹性。
(3)充分的授权赋能,增强政府的适应性。
联邦政府各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责,机关必须设定明确的可以衡量的成果目标;加强对员工的授权,扩大管理者的权限;联邦公务员必须担负工作失误的责任;给公务员提供更多的训练及设备,以帮助其实现任务目标;优化机关工作环境;提高担任公职的均等机会,并促进公务员多样化。
(4)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消除不必要的开支,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过时的计划;允许政府联邦各机关成立创新投资基金,从事长期性投资;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电子政府”的作用;
2.2 英国的政府再造
(1)精简人员
撒切尔夫人上任后,即宣布在五年之内将文官人数减少50 % ,1981 年和1983 年分别撤销文官部和中央政策审核小组,1983 年再裁减文官人数6 %。
(2)民营化
即将公营事业转移给民营企业或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市场机制,提高竞争效率,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3)效率稽核
即由首相办公室的“效率小组”对各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发现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其目的是减少浪费,增加效率,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
(4)财务管理改革
这项改革强调管理者有权进行分权式的财务管理,应能设定和和明确自己的目标,运用绩效指标来引导目标的达成,同时对资源作最佳的运用,并有能力管理自己的预算。
(5)下一步行动方案
根据《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首先,要解决政府管理问题,就必须把服务提供和执行职能从掌管它们的集中决策部门中分离出来;其次,必须给予服务提供和执行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和管理自主性;再次,必须通过政策制定部门与这些机构签订绩效合同,从而只留四分之一的人力在中央负责政策规划,节约了人事成本。这个再造方案的目的在于增进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传递,创造政府在管理上的持续改进,同时使行政部门更具市场导向。
(6)市场检验
根据《竞争以求质量》白皮书,每隔几年政府部门就要检查每个执行机构的职能和绩效,以确定是否将整个执行机构和某些部门予以撤销或出售。如果决定让执行机构继续运作,政府部门就会告知该执行机构多少业务必须参加竞争性投标——该过程被称为“市场检验”。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竞争,改进了公共组织和公共服务。
(7)公民宪章
就公共服务而言,公众所关心的远不止是效率本身,人们希望公共服务更具有效能。具体要求:一是公开服务标准,接受全民监督;二是将人民纳入顾问机制;三是建立独立的申诉制度。整个公民宪章有强烈的顾客导向,将公民视为政府的消费者或顾客,赋予其自由选择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公民宪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公共服务的品质,增进资源运用的最大效益。
2.3 我国的政府再造的模式
(1)重塑政府文化,转变文化观念。
在奥斯本的政府再造五项战略中,其中有一项就是文化战略。长期以来,官僚主义、封建保守等传统意识在我国还存在,尤其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所形成的官本位的观念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官僚主义的作风仍然普遍存在。这一系列的现象都是旧有的文化所导致的,因此我们意识形态的改变应放在改革的首位。
(2)引入竞争机制。
为了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产品,降低行政成本,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需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也有利于加强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政府改造的原则之三就是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改变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
(3)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政府再造的原则之一就是政府应发挥企业经营的精神。政府要引入“企业家精神”,改造行政文化,进而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应对或应变能力的政府。以克服政府管理的弊端,提高行政绩效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
(4)重视行政结果。
政府管理的重点应当转向“结果”,而非“过程”。以前政府在运作过程中关注的更多是运作的过程,政策实施的程序,而未注重政策实施的结果,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在政府再造理论战略中的后果战略,也是一种激励战略。
(5)推行社会合作。
随着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作用,构建与民众、社会其他组织共同治理国家的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政府治理的能力,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实现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同样也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美)奥斯本 盖布勒.改革政府[M].周敦仁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
[2]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3] 丁煌.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精要[M].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4] 盖伊.彼得斯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