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素质教育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众多,文章对这些因素做出了深入分析。同时,透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大学生的英语发展教学给予深入探讨,提出多项英语学习与发展策略,希望以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热情,使其能够在本科英语学习期间为将来的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发展策略;英语教育;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KF2012005)”研究成果之一 。
由于个体的自然禀赋差异巨大,教学模式无法依据相同的模式进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越来越强。同时,互联网时代使得信息传播与交流速度变得更加高效,网上学习资源愈加丰富,网络视频、网络课堂、社区论坛、互动交流技术等等,都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可选择学习方式。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停留在基础平台上的很大原因是其较少的通过自主学习来深入提高英语水平,也没有为自己设计更加优化的发展策略,更加缺少良师益友在身边指导,为其能力拓展方向提供优质建议。大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愈加丰富,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 适应社会实践的新需要。
1 自主学习概述
自主学习从学习者的自主性出发,是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学习,是一种态度积极的学习。最早开始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霍尔卡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主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而且是“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 实施的能力”[1]。自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各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能够作出主动的调节、控制,从而在教育者启发、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强调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新目标的要求。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主要强调三个目标,一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最后是自主学习英文知识的水平。传统英语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对英语的要求,学生能否通过英语进行沟通、能否以英语作为掌握世界最先进知识的媒介才是英语教育的最重要目标。现代教育鼓励学习 者有目的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 学习者良好的素质和个性,努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能 力,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2.1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最早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个体的能力和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随着心理学对个人心理有关研究的深入,自我效能感被认为与自主学习相关性非常大,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
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非常明显且主要的因素[2]。自我效能感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诸多影响,例如其对学习任务的规划、学习目标的确定以及学习行为所获得的自我满足感,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以及为此所倾注的时间与努力。例如,当学生通过对自身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的分析,并结合学习目标设定了科学、合理、执行性较强的学习计划后,学生从英语学习当中所获得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成就将会大大提高,而因此所获得的精神激励也会大大增强。这种精神激励会促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大大提升,因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影响非常大。
2.2 自我评价
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及效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形成自我认知,这种认知与评价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学习的反思与总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会一帆风顺,成就与挫折并进,若成功被归因为能力等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将对学习动机产生正面影响;反之, 若将成功归因于运气等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将弱化学习动机。这种内在的心里自我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导致其自我评价产生对自主学习的影响作用。
2.3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另一个对英语自主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因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课堂教学并不作为英语学习的全部,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样对英语学习影响很大。在课外英语学习当中,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影响学生课下英语自主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即融合型学习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其中,融合型学习动机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兴趣,而工具型学习动机则倾向于因设定目标而采取学习活动的模式。虽然二者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受到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动机来增加大学生涯的自主英语学习时间。
2.4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中应承担责任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学习态度是另一个明显影响到学习自主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态度积极则学习动机高,所获得的精神激励也更强,反之消极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和质量,阻碍其从知识学习与汲取过程中获得的快乐。拥有自主学习态度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相比较高。同时,学习态度端正、对英语及个人能力培养有较为正确或前瞻性认识的人,将更加能够践行英语自主学习。
2.5 外在学习氛围
每个学生身边的朋友圈以及其所处的校园学习环境对其英语自主学习仍然有着巨大影响。外部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学生所处的同辈或人际关系圈、同辈群体的自主学习对个体会产生榜样示范作用、同辈群体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业求助。除以上几种主要的外在因素之外,自主学习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外在因素,如学习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影响和制约。
3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发展策略研究
3.1 鼓励与激励并行
由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评价对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影响特别大,因此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道理上,教师可以通过鼓励与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鼓励与激励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够快乐、轻松的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同学、朋友以及团队之间的良性互补与鼓励学习,提高其在学校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鼓励与激励对学生及其学习团队而言极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经常性的对学生自主自发学习进行点评,通过塑造学生自信心与满足感的方式,来激励其主动增加英文学习时间,自发组织英语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接收到肯定的信号,鼓励和支持伴随其学习过程,因而能够更加乐于投入时间学习英语,也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
3.2 丰富教学辅导手段
英语学习是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因而英语能力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听力、口语交流及信息处理等等都是需要训练的环节。因而教师在课堂当中, 也应当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有更具前瞻性的认识,拓宽英语教学思维,通过丰富、多元、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动力。大学校园的学习资源较为丰富,多媒体设备、互联网络资料等等都可以作为丰富教学教育的手段。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摆脱枯燥的语法、单词、课文讲解,辅助以音频、视频、图片、演讲等多样性的媒体技术,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可以获得各类资源,利用语音室的语音系统、图书馆音像系统以及个人计算机等,通过听材料、看影像资料、使用教材附带的多媒体资料,进行专项语言练习[3]。
3.3 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学习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主要有兴趣爱好,或者是个人发展策略与目标,但无论从何种学习动机出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希望通过自我训练而得到更好的英语学习能力。英语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初衷出发,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对英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其建立自主学习习惯,坚持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听说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循序善诱,通过各类资源与兴趣点,提升学生的好奇心与,激发其深处的探究意识,使其对英语知识与英文文化的学习动机大大提升。此时,学生学习英文的过程就会变成发现问题与解决疑惑的连贯过程,学生的自我学习动力会更加充足,学习热情也会更加高涨。
如若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热情,促进并提高大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对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对待学习的态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 查找资料获得了答案,达到了教学目的。
3.4 因材施教贯彻差异化教育
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不同而实施差异化教育也是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组织教学过程,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教师成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主要以帮助同学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思路为主,而学生则成为课堂中的思考主体,通过对问题有针对性思考,经过资料与信息的综合收集,提高其对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其课下的英语继续学习兴趣。通过差异教学,教师了解到学生的个体特征,然后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区别化发展思路,帮助其明确发展目标,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4 总结语
现代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仅如此,英文作为全世界广为通用的语言,也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英文无论从其实用性还是文化性而言,都应当作为现代大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以及其发展策略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发挥其传道授业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其英语学习自主性,并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04
[2]吴爱华.试析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7):26
[3]闫锋 论自我效能与优化英语自主学习[J].现代商贸工业2009, (13):21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