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其机遇在于: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展;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开放性等。其挑战在于: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不确定性;造成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危机;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多元文化的出现滋养了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对大学生登高望远、开阔眼界、了解世界、汲取不同文化营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多元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与生活方式,增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生活方式的选择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契机。但是,与此同时,多元文化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新的挑战。
1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1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展
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他们的智力和对社会的理解能力都大大增强。“在现实社会中文化提供给人们的将不再是单纯的色彩、固定的理念,而是以丰富多彩为特征,是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和由多种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混合文化共存的局面。世界上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相互融合、吸收、并共处于同一环境。”站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点上,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思维理念等等冲击着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对思想道德的关注重心不断扩大,致使他们的认知领域和认知外界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程度和接触程度的广度、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不断扩展、充实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适应大学生的发展变化。
1.2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呈现出开放性
多元文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潮流,促进了世界文化更加繁荣;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多元文化的这种变迁不仅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隔离机制,而且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开放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其它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形态的文化的功能,即传播借用的功能。
2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当前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连同西方“文化入侵”的强大攻势,冲击着主流文化, 排挤着高雅文化,淡化着主流意识形态,消解着传统人文精神,因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明显的疏离性和否定性,形成了不同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二文化空间”。在泥沙俱下的多样化、多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及时、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极易使他们良莠不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抵触或悖离而在不知不觉中被不良文化同化、俘虏,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其传播、再创的急先锋。
2.1 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与国之间的疆界正在打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正在消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不断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确立新的教育策略,在思想道德目标和内容选择上,既注重社会目标也关注学生的个体目标,在教材提供主导性内容的同时要提供多样性内容。而教育资源策略的调整和思想文化教育过程中个体选择性的不断增强,又强化了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导致他们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必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2.2 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不确定性
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通过大量的文化产品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输入中国,及时享乐主义、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的盛行正是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 给思想活跃、善于模仿和追求新鲜刺激的大学生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标准和信仰选择。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期,思想活跃、个人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有较强的个体意识,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极强,但在思想、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不成熟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辩证逻辑思维基础尚不深厚,社会经验不足,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对各种文化内容和价值标准的甄别能力,缺乏是非善恶的明确标准,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这给他们的心理及社会化带来冲击,甚至产生了信仰迷茫甚至是信仰危机。
2.3 造成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危机
民族文化认同是某一民族的成员对其民族文化,特别是信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理解、接受和实践过程。它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振兴问题,关系到培养民族精英并传承民族文化问题。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中说:“削弱民族国家的主权,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文化危机,从长远看,这些危机能使一个国家瘫痪,给人们的动机造成混乱,促成及时行乐意识,并破坏民众意志。”因此,文化认同的培养理所当然应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多元文化格局背景下,需要学校道德教育培养个体的文化认同观念,建立理性的思维方式,同时社会大环境也应当关注文化认同,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及网络等各种媒介对个体进行主流文化、有益文化的传播,个体才有可能在激荡的社会形势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
2.4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复杂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等使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多元文化并存,使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空间变得更加广阔,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差别不断扩大,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和标准也多种多样,甚至大相径庭。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经济方面,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多元利益群体的产生为多元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和谐文化的新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社会发展方面,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迅速推进,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外的思想文化观念大量传入我国,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吸收有利的方面,杜绝消极的方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综合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德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陆扬:《文化研究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张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思想政诒工作研究》,2010年第6期。
7.王延华:《多元文化态势下的意识形态文化诠释》,《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8.刘建民:《当前大学生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11期。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14年12月。
10. 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人民日报,201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