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快马加鞭,指望教学目标快速达成,从而把许多优秀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文章的很多精妙之处只能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或隔靴搔痒,舍本逐末,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细细品味,识别字里行间隐藏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内涵及语言的魅力,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触摸文章的灵魂,净化阅读者的心灵。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品味语言,运用比较法体会文字的妙处,具体有删除法、替换法、调序法等。还有在对重点词句的反复吟诵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只有在对文字反复比较研析和反复吟诵中,我们才有可能深入解读文本,触摸到文章的灵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品味;文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⑴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点,阅读教学往往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对文本的探究,或越俎代庖,或蜻蜓点水,往往忽略对文本的深层探究。把许多优秀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或隔靴搔痒,舍本逐末,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扮演着一个导游的角色,带领学生看了一个个名胜古迹,一个个优美的景点,教师讲完了,一次小小的文学旅程就结束了。学生看完了,只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印象,留下的也只是教师的分析,而文章的灵魂,作者的内心世界,文字的美感却没有真正领略。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主动的、有思想的阅读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语言赏析,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内涵及语言的魅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走进作者的内心,触摸文章的灵魂,感受语言的美感,从而净化阅读者的心灵。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方面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能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文本信息。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剖析、解读。使阅读教学变得更有内涵。真正实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那么如何走进文本,品味文字,触摸文章的灵魂呢?笔者正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就其中一些文章以语言角度为例,做个研析。
1 运用比较法体会文字的妙处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阅读教学中适当的比较揣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又能在比较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文本中的某些语言,通过筛除、替换、增加等变更方式,让学生体会这一小小的变动所带来的大不相同的实际感受。从而自主发现语言规律,领悟遣词造句的妙处,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
1.1 删除法
好的文学作品增一字便觉其多,减一字便觉其少。文字之间,妙处无穷。删除法就是在用词恰当之处把原来的词语有意地删除,再跟原文比较,启发学生思维,从而体会作者布局谋篇,运用语言的精妙。对语言细致揣摩和推敲,可以避免使学生囫囵吞枣的表层理解。
例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中对雪景的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古人惜字如金,那么三个“与”是否多余,删去“与”后,念一念进行比较:“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甚至添一标点再念:“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学生在反复吟诵、揣摩、比较后,很快答到:三个“与”使天云水浑然一体,有一种举目皆白,天地苍茫的感觉。而没有了“与”字,甚至加了“、”号,就把天云山分割开来,没有了浑然一体的感觉。而且加了“与”字念起来有一种韵律感,更加抑扬顿挫了。
通过比较,学生自会感觉到文字的妙处,领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比较后在学生心中留下的是文字的美,意境的美,而不是教师干巴巴的分析。
1.2 调序法
咬文嚼字,体会语言的美妙,是促进语言深化的有效环节,次序语序的变化,可引起思想感情的变化,有时为了理解词义、句意,可用调序法。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对月景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葕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葕交横。”反复诵读,哪句好?
生:原句好,“盖竹柏影也”放在后面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生:原句作者先沉浸在美妙的月色,和优美的景致中,月光如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葕交错纵横,忽然明白这是竹柏的影子,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生:原句原先作者沉醉在美景中,后来又有了一种惊喜的感觉,使作者情感产生了波澜。
是啊,只有通过对词语的品味,对语言的比较,学生的感悟便如山间的溪水,汩汩流淌出来。触摸到了作品内在的艺术灵魂,让学生有意识的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 在对重点词的反复吟诵中体会语言的精妙
学习语文,如果缺乏必要的诵读,仅限于字词句含义的解读,那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每个词都是有色彩、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读书时不仅要看文字,更要看到有文字而呈现的画面,读出文字的声、色、情,读出无穷无尽的韵味。
清代名臣曾国藩对诵读也深有感触,他指出:“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⑸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还一定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只有全身心第投入方能从中体会文章的妙处,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文章语言的美,精妙,作者的感情,要凭借反复诵读才能熟参深悟。要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读出感情,才能进入文本所创设的境界中,情景交融,使学生学习欲望高涨,使课堂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老王》中,可如此实施教学:
师:找出体现老王不幸的地方来?
生:“老王只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让学生读。师:“有一个哥哥”可以依赖,要读出高兴,可是“死了”,要读出惋惜,“有两个侄儿”还有希望,可是“没出息”,那是一种绝望了。短短几个字,要读出情感的波澜,读出老王无依无靠的孤独感。
师:“还有更深的不幸吗?
生:“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恶病瞎了一只眼。”
师:哪些词看出老王更深的不幸?
生:“这”个词带有轻视的语气,“老光棍”带有嘲讽、讥笑的意味,,“大约”这个词表示不肯定。
师:是啊,老王瞎了一只眼,本身是很不幸的事,但人们非但不同情,还取笑他,甚至把不确定的事到处传播,可见当时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老王是个被社会践踏,侮辱的人。这是他更深的不幸。
通过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师生连读。老王的不幸将会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文以载情,情缘文生,情因文而美,语文课堂上没有咬文嚼字,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就没有真实的语文味,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人文味。语言形式永远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与重心。只有引导学生对文字做深入细致地赏析,才能准确读出文章的情感,而无需太多的美丽说辞。最终留在学生心中的应是精彩文句,而非我们对文句的赏析话语。
陕西师大罗增教授也曾说:“现在的课堂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眼光啊!”让我们细细品味文字,在对文字的涵咏中,走近作者,去触摸文章的灵魂,有效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新课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