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早春,小雨淅沥,我来到了著名的佛教古刹——红螺寺。
身处北方,我对寺庙的印象似乎就是高高的围墙,其中有几所大殿吧。这一方寺庙处于旷野之上或建在半山之中,总之怎么也不可能与南方小桥流水的园林结合在一起。然而红螺寺却正是这样。
一进大门,便是一片青葱的竹林,有一条小道婉蜒曲折于其中。天上有雨,山中有雾。雾笼罩着竹林,让视线微微朦胧,雨点洒在地上,使石板轻轻沾湿,这番意境让我感受到名僧弘一的对联“千顷松涛迎贵客,一山灵雨洗心尘”的意味。走到竹林尽头,竟是几方池塘,池塘用青石堆砌,这不禁让我感受到柳宗元“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同样的惊喜。不远处还有潺潺小声,走过去一看竟是一道山泉流下池塘的小瀑布,有一座亭子“翼然临于泉上”,夹岸有松柏相映,好一幅淡雅玲珑的山水墨画。再向前走就是红螺寺了,立于长阶之下,梵音霏霏而来。
即进入寺院之中,一颗银杏及其下不计其数的祈福红丝带热烈地招待了我。我没有佛教信仰,没有供上一支香火,也没有行跪拜之礼,但对佛、菩萨还是抱有敬畏之心。佛教本是劝诫、帮助人们摆脱俗套的烦恼,追寻真正的幸福的。虽只是身处寺院之中,心却像是受到了感召,所见所闻使我心静神宁,仿佛是天上的雨点滴进了心里。
出了寺院又是一片竹林,接着就是红螺山了。山上有不同的路,从山背上走的、在山沟里盘的,与香山、黑龙潭相似。山上的观音寺是新建的,更兼我是个外行,看不出什么名堂,只是下山时到达的观景台风景颇为壮观。松柏在山间与枯枝交错,在凝聚的雾中若隐若现。几重山外便是平原,纵横的路线交织出繁华的都市。
红螺山和山上的红螺寺,不愧为一方净土,一处灵地,寺庙处园林、山林之中,不觉间净化来客的内心,我想这可以算是佛教“普渡众生”的体现吧。